◎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楮纸:chǔ zh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楮皮所制之纸。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楮》﹝集解﹞引 陶弘景 曰:“南人呼穀纸亦为楮纸。”
1、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
2、唐宋时期,成都楮纸一下成了市场的新宠,用途广泛,费著《笺纸谱》说:“凡公私簿书、契?、图籍、文牒”,皆用楮纸书写。
3、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的造楮纸法是:“凡楮树取皮,于春末夏初剥取……楮皮六十斤,仍入嫩竹麻(竹纤维,“麻”为形容词)四十斤,同塘漂浸,同用石灰浆涂,入釜煮糜”,然后漂洗、舂捣成纸浆。
4、究其原因:一是楮纸工艺日臻完美,二是成本低于造麻纸。
5、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
6、经卷为卷轴装,楮纸印刷,纸长约6.65-6.7厘米,上下单边,板框直高为5.4厘米,每行有7-9字,经文由12张纸粘连成一卷。
7、云龙纸采用白楮纸的皮浆、山桠皮浆、山棉皮浆为原料纯手工捞制而成,纯天然植物纤维,自然纹理美而不俗。
9、陶宏景《名医别录》说:“楮,即今构树也,南人呼?纸为楮纸。
10、米芾《宝章待访录》云:《乞米帖》“真帖楮纸在朝请郎苏处,度支郎中舜元子也。
11、木材、麻布、楮纸等出口。
12、仅位于成都西郊净众寺特制楮纸工场的员工,就近百人之众。
13、瓷青纸又名绀纸、碧纸、绀碧纸、绀青纸、青藤纸、碧楮纸、鸦青纸等,被称为磁青纸则见于明代是五代至宋的一种华丽的染色加工纸,一般较厚重,可分层揭开,并染以靛蓝,因其色如瓷器的青釉,故称为瓷青纸。是日,亲戚、僚友,悉以楮纸吊慰,名曰:烧纸;是夜,哭讣于城隍庙,名曰:送灯;七日亲友赙奠,名曰:盛函,又曰:开吊;尤必延礼生行家奠;庶民之贫者多有七日、九日葬者,其富者也有经年而后葬者,非礼也。
14、楮树皮纤维细长,便于二次加工,故唐宋时代许多名贵纸张都是以楮纸再加工制成,著名的浣花笺就是楮纸再加工所制成。
15、到了唐代,成都发达的造纸业和纸工的智慧,改变了楮纸无人问津的命运,成都楮纸一下成了市场新宠,用途广泛,费著《笺纸谱》说:“凡公私簿书、契?、图籍、文牒,皆取给于是(皆用此纸)。
16、汀江流域的造纸业在唐代制麻、楮纸技术的基础上,宋代发展到以竹造纸。
17、无论是交子,还是钱引,或是会子,宋代发行的这些纸币用纸,均采用成都特制楮纸,所以宋人常将纸币称作“楮币”,或“楮券”,也简称“楮”。
18、尝草书千文于楮纸上,又书令狐楚诗,真迹石本在湖州。
19、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或称“书”。
20、《笺纸谱》还详细记述了四大品牌楮纸名的由来:广幅而不
21、凡用于印制纸币的楮纸,均由官方监制,抄纸工人也全都纳入政府编制。
22、尤其是在宋代,高质量的成都楮纸,还被朝廷指定为印制纸币的专用纸。
23、估计是楮纸工艺还处在探索阶段的缘故,南北朝时期的楮纸没有什么特色可言。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出现在宋代的成都,最早的交子就是
24、号为白麻者,亦池州楮纸耳。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