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迹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13
更新于

托迹:tuō j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 托迹 ”。亦作“ 托跡 ”。犹寄身。多指寄身方外,或遁处深山或贱位,以逃避世事。 明 高启 《送吕山人入道序》:“而其隐也,皆托跡山林为 老氏 之徒。” 明 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 清 新小武 《易水饯荆卿》:“因此隐忍迁就,托跡屠沽。”

1、为了逃避心灵伤痕,珠熙避走济州岛,希望在美丽的风景中治疗伤痕。”唐李百药《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托迹禅林,避心定水。

2、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唤雨呼风、振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飞身托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飞砂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3、唐白居易《息游惰策》:“托迹於军籍释流者,可返躬於东作,欲其浮惰其可得乎?

4、圣上拔天下英俊,吾子必将首出群辈,沐浴恩渥,自此托迹缁徒,为明天子臣,可翘足而待也。

5、出处:宋?司马光《答刘蒙书》:“光虽窃托迹于侍从之臣,月俸不过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

6、晋?孙绰《喻道论》:“周之泰伯远弃骨肉,托迹异域,祝发文身,存之不反,而论称至德,书著大贤。

7、元陈基《谢从义参军自京师还》诗:“脱身党籍走吴楚,托迹丘园求孔聃。

8、【出处】明?梅鼎祚《玉合记?逃禅》:“向鸡园托迹,虎口逃生,眉愁翠敛,容羞红润,怕难藏旧家行径。

9、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诗:“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若得托迹康衢,则能结轨骥?;曜质廊庙,必能垂光??矣。

10、君归读书云壑里,托迹何须混鹿豕。

11、初同父侨寓表伯叶氏家,叶间戏曰:“男子非士则农商以自立,胡为托迹于人而不思所以振厉!

12、它是600年前航运兴起的见证者,它也见证了中国从航海到禁海悲痛历史:最近在岛上出土一块为古榕树根包罗包扎百年的清乾隆年间立的“禁海碑”,石碑立于清乾隆三十四年,正文应有48字,部分字迹已无法辩认,碑中可见文字记录着对本岛禁海的范围和要求,“上下竿塘(今马祖列岛)等岛,严禁挂网贸易,ⅩⅩⅩ除桩?,毋许奸民托迹,ⅩⅩ水师巡报,玩违必干访缉,勒石永远示禁,渔民寓目警惕。

13、君归读书云壑里,托迹何须混鹿豕。渊渊凝石髓,脉脉书云根。

14、图右下角自题:“寥天孤鹤,托迹冥鸿。

image.png

15、圣上拔天下英俊,吾子必将首出群辈,沐浴恩渥,自此托迹缁徒,为明天子臣,可翘足而待也。常

标签: 托迹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托迹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2973.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