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事后素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6
更新于

绘事后素:huìshìhòusù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论语·八佾》:“子曰:‘绘事后素。’”朱熹集注:“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於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后因以“绘事后素”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清曾国藩《抄<朱子小学>书后》:“仲尼曰‘行有餘力,则以学文’,绘事后素,不其然哉?”★绘事后素是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1、孔子的“绘事后素”论,同样也是谈到绘画中文与质的问题,“素”是质,“绘”是文,以文求质,以质载文。

2、“绘事后素”、根据你的质地、为你锦上添花。

3、子曰:“绘事后素。

4、⑥,所以子夏问诗,孔子告之以“绘事后素”,等它悟出了“礼后”的道理,孔子就称赞其“可与言《诗》”。

5、中国传统美术理论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如孔子的“绘事后素”、庄子的“解衣磅礴”、韩非的画“犬马最难”等,在《考工记》中关于工艺和建筑方面的论述,从中已见出美术理论的萌芽。2003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其美学专著《绘事后素??中国古代绘画的五色美学观念》,2006年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其美学专著《象外之意??周易意象学与中国书画美学》,该研究2007年获得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句,孔子答以“绘事后素”,他立即得出“礼后乎”(即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的结论,孔子赞曰:“起予者,商也!

7、基于这种宗旨,又形成了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即摒弃华艳,唯取真淳,讲究绘事后素、返朴归真、大巧若拙等等,这些都成为文人画家在艺术上的自觉追求。

8、专著《礼记研究》,论文《“桃?”考辨》、《释“佴之蚕室”??兼释“次”与“?”》、《“绘事后素”考辨??兼析“礼后乎”》、《从〈辞源〉看古汉语辞书编纂应注意的问题》、《“舞象”考辨》、《释“獭祭鱼”》、《〈礼记〉语言的艺术成就》、《〈礼记〉修辞艺术探微》、《论〈墨子〉中的同义复合词》、《论民间文学中的关中方言》、《〈渭南地区民间文学集成〉所

image.png

9、中早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妙句,从情感与理智两方面激动得孔子和他的弟子发出了一通“知诗”和“绘事后素”的大道理。

10、(王建华)张志忠不是说要把英雄平庸化丑角化,而是说,要返朴归真,绘事后素。

11、又如:绘像(画像);绘画(作画);绘本(画册);绘卷(画卷);绘事后素(指绘画先以粉地为质然后施加五彩。

12、子曰:绘事后素。

image.png

13、朦胧和模糊,但是绘事后素,不论何样的新闻都应该具备必要的清晰和起码的可理解性吧?

14、子曰:‘绘事后素。

15、」子曰:「绘事后素。

16、子曰:“绘事后素(2)。

17、⑴“绘事后素”,根据你的质地,为你锦上添花。

18、比如“六五”象征着山水画的审美,“上九·白贲”象征着孔子“绘事后素”的美学思想。

19、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

20、绘事后素”是孔子的话,是他对美的一种看法。

21、子曰:‘绘事后素。

22、素,绘事后素,无形之礼也,诗云“无形之礼,莺啼千里。

标签: 绘事后素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绘事后素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3653.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