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匪患:fěi huàn 基本解释:盗匪造成的祸患。●详细解释:盗匪造成的祸患。
1、由于分家、变故等内在原因以及匪患、捐税等外部压力,乡村各阶层处于频繁的分化与流动过程,贫困农户与富裕农户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
2、贵州多山、多洞、多插花之地、封闭的地理条件,为匪患的滋生提供了隐蔽、藏身之处。
4、民国初年,由于云南军阀争夺政权,无力顾及清剿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于是云南的匪患更为严重,各路土匪蜂拥而起,明火执杖地杀人放火,掠夺钱财,霸占田产,抢劫过往旅商。
5、不过,今年来因为匪患猖獗,有钱的富商又往往是土匪绑票的目标,因此紫荆关镇如今十分萧条败落。
6、为防匪患,村筑土圩,故名于圩子。
7、庄上的陈姓仍然被重赋、天灾、匪患压得喘不过气来。
10、浙江省最高行政官布政使和最高司法官按察使随军公差,他代行两司事,公务非常繁忙,每日公文一尺多高,还接待来访,处理灾民匪患,但他才智过人,应机立断,处事果决,往往十人于几个人的事,都能应付自如。
11、以老臣看来,清剿匪患不但需要霹雳手段,还需要恩泽并举,对那些因生活所迫无奈为匪的从犯们施以德惠,使之迷途知返。
12、皆因朝中出奸佞,才致民风凋敝匪患獗,更使匡胤锄奸除匪志倍增。
13、在面临这一相同的困扰难题上,两派只有联合才可以应对国民党的打压,剿灭匪患,最终完成对宛西地方的控制。
14、民国时期,政乱匪患,因地僻人杂,官府无力统治,乱世中,成就了当地一个不务正业、勇猛好斗的人物魏辅唐,魏在乡里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建立武装,政由己出,独霸专行,游离于政府管治。
15、他和察北地委、专署以及军分区领导共同指挥部队,集中优势兵力,给察北匪患以沉重打击,同时也挫败了国民党借土匪之名进占察北的阴谋。
16、为避免战火殃及百姓,潘一志受命于危难之间,以其大智大勇,只身深入虎穴,苦口婆心晓以大义,几经周折,招抚成功,匪患平息,大军撤离。
17、这是一部描述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匪患传奇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古代皇室流落民间,他携带秘藏的古代镇国之宝重现世面,引起了一场江湖的血雨腥风。
18、陈对匪患,剿抚兼施,对能改邪归正的附从匪众,给予生活出路;对匪首及冥顽不灵者,则全力剿击,三水县境匪焰顿挫,地方一时得以安谧。
19、贤妹呀,你喻古托物寄深意,怎奈我安邦定国壮志未酬,匪患猖獗生录涂炭心如椎。
20、因此,农运一起,匪患告绝。
21、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民间大众宗教,将民间宗教的某一核心问题,如象征一体性与多样性的矛盾,放到匪患的背景来研究。
22、在马玉之离任洪雅之后,洪雅匪患又复猖狂,李嘉猷继李汉山之后聚匪山区,更为凶狠,人枪百余,绑票抢劫,血债累累。
23、这与辋川自明清以来倭难匪患不断,生民涂炭有关。
24、但他对北高加索地区日益严重的伊斯兰叛乱活动采取了强硬的态度,他承诺将“铲除匪患。”
25、二百四不过,今年来因为匪患猖獗,有钱的富商又往往是土匪绑票的目标,因此紫荆关镇如今十分萧条败落。
26、当时,闽粤海盗蜂起,行踪诡密,商旅不安,两广总督岑春煊令李准限期清除匪患。
27、万劫此身惟民命,凡人毁誉难入心,千年匪患息,六合鬼亡形,掩尽繁华白茫茫,峥嵘万物不峥荣。
28、其后兵燹匪患,战乱频仍,苛杂迭兴,交通受阻,销路不佳,蚕丝锐减,织绸衰败。
29、同时集中精力整顿治安,搜捕敌特,肃清匪患,禁赌、禁娼、禁毒,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步骤维护社会稳定,巩固革命秩序。
30、那个时代兵荒马乱,时局动荡,一遇到有匪患或无纪律的军队过境,他就抱着这幅图卷躲避到野外,整宿不回家,大有与图共存亡的决心。
31、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他的嗣子多仁班智达剿平三岩匪患后,乾隆皇帝赏赐其红宝石顶子和孔雀花翎。
32、及至大量匪患荡平,那些坚决反革命的匪首便率其残股,窜踞深山密林,并在地下组织“挺进军”分子,暗杀破坏、待机暴乱,对我军实行地上地下两条战线的作战。
33、当时的南方,匪患不断,割据称雄,唐太宗借此举以进行剿灭之。
34、青琅轩馆”的胜景,曾吸引着许多游客,后因燹匪患等诸种原因损坏了它的峥嵘风貌。
35、满清末年,关东大地一片黑暗,政治腐败,倭贼横行,匪患成灾,民不聊生。
36、后因县城遭匪患,1919年秋迁至大碾子河镇老街基。
37、他平息匪患,罢黜赃官,任贤才,解民难。
38、紫霄传承许久,周围百姓只知山上有仙缘得到仙缘即可成为神仙般的人物,加之紫霄门关怀百姓,令周遭无匪患,邪门歪道更是不得为乱。
39、对此等蟊贼稍加纵容便会养虎遗患,铲除匪患保镇平平安是我的责任,亦是治安团的责任。
40、至崇祯年,张献忠等匪患猖獗,天下大乱,其高祖父顾公讳丁,字存志,弃文就武,四面征剿,明封靖锦将军、太子太保,旋加太子太师,曾祖讳金印,字斗如,标统兵都督,号称“顾十万”,征匪于蜀中。
41、他们广泛依靠藏、羌、回、汉各族群众,积极争取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雪山草地间支起了一张隐形的情报网,导引着剿匪大军犁庭扫穴,荡平匪患。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