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茶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67
更新于

榷茶:què chá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官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卖的措施。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治理政体·榷茶》:“起于 唐 建中 正元(贞元 )之间。 赵赞 、 张滂 建议,税其什一。一云 德宗 正元 八年, 张滂 奏收茶税……一云 穆宗 时 王涯 始榷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宋太宗 时,实行‘榷茶’法,由博买务强行收购。大批‘采茶货卖,以充衣食’的茶农因而失业。”参阅《宋史·食货志下》。★自唐朝以后,政府对茶叶所实施课税、管制、专卖措施。见《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四》。

1、文宗于浴堂门召见郑注,还咨询富国之术,郑注建议恢复榷茶政策

2、宋代,茶叶实行官买官卖,既榷茶又征税。

3、李杞、蒲宗闵来榷茶,西州骚动

4、孟洛川准备开始筹划自己的榷茶生意。

5、既罢榷茶之法,则凡此之为患,皆可以无矣。

6、【释义】宋初榷茶制下的罚款名目

7、榷茶是历代政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买的措施。

8、或许有人会说,榷茶和茶马互市,不是在唐代就有了吗?

9、又以其地皆食肉,倚中国茶为命,故设茶课司于天全六番,令以马市,而入贡者又优以茶布。【出处】元代茶课,由各地榷茶转运司、榷茶提举司等机构负责征输,明代始设茶课司专其事。

10、从此玉山古茶场成为榷茶之地,历代设官监之。

11、山场同禁榷茶制同存共亡。

12、唐代的榷茶政策

13、榷茶场”并非一定是山区茶场,榷货务和山场合称为“榷货务都茶场”。

14、榷茶起始于唐。

15、榷茶批验所和茶由局等机构?主管榷茶事宜。

16、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海州榷茶之所。

17、宋朝蜀地榷茶,于宋神宗熙宁七年行茶马法。

18、明代茶政以榷茶易马为主,收税为辅。

19、洪武二年(1369年)上陈“治道十二策”,曰:正朝廷、重守令、驭外蕃、增禄秩、均民田、更法役、黜异端、易服制、兴学校、慎选举、罢榷盐、停榷茶。

20、这些榷茶管理机构时有分合撤并。

21、随榷茶制的迅速夭折,榷茶使官衔亦废。元时又有榷茶提举司。

22、卢世荣素无文艺,亦无武功,惟以商贩所获之赀,趋附权臣,营求入仕,舆赃辇贿,输送权门,所献不充,又别立欠少文券银一千锭,由白身擢江西榷茶转运使。

23、昨者忽奏榷茶,实为蠹政。

24、十二月继任榷茶使令狐楚上奏:“榷茶不便于民,请停。

25、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

26、所谓榷茶,即茶的专营专卖。

27、涯以榷茶事,百姓怨恨诟骂之,投瓦砾以击之。

28、到了北宋末期“榷茶制”改为“茶引制”。

image.png

29、王涯置榷茶使?由自己兼领

30、榷茶一种官营专卖制。

31、宋代的榷茶为“榷法”,与唐代比较,更为具体完备

32、【释义】元代管理榷茶的机构。

33、榷茶法是禁榷法的一种,起源于唐,兴于宋。

34、东南地区榷茶最初实行的是交引法。

35、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海州榷茶之所。

36、这也就是北宋榷茶中一度推行过的贴射、三说和四说诸法。

37、唐、宋以来,朝廷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策“以茶治边”,雅安藏茶迅速发展。

38、表明此时中国某些地区或已开始榷茶。

39、榷茶征课曰商茶,贮边易马曰官茶。

image.png

40、三月,……以榷茶提举李起南为江西榷茶转运使。

41、榷茶作为一种比较固定的制度,始行于宋代初年。宋代在绝大部分产茶区实行唐代始创而未行的榷茶法。

42、榷茶之初,预表茶户本钱,寻于数外更增和买,或遂抑预表钱充和买,茶户坐是破产,而官买岁增。

43、后以太博士提举两浙榷茶,就知睦州,徙温州。

44、到武宗时期“禁民私卖”,榷茶形成制度。

45、各地榷茶提举,“秩从五品”。

46、时又将弛茶禁而收其征,召长卿议,长卿曰:“本祖宗榷茶,盖将备二边之籴,且不出都内钱,公私以为便。

47、秦叔不妨把叶璇回京的消息散布出去,最好让人觉得朝廷立刻会让叶璇重新出任榷茶专使。

48、【释义】北宋最先设立专事东南榷茶的机构。

49、主要包括贡茶、茶税、榷茶等内容。

50、建议行榷茶法。

51、二年(1313)七月,“置榷茶批验所,并茶由局官”。

52、成为北宋榷茶的衍生机构。

53、文同上奏朝廷,废“榷茶法”,洋州民大悦。

54、十七年,在江州设榷茶都运司。

标签: 榷茶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榷茶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3751.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