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语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4
更新于

套语:tào yǔ 基本解释:[exchange of polite greeting;conventional phraseology;gambit] 应酬的客套话;交际应酬的习惯用语●详细解释:1. 应酬的客套话。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本邑明经某,适来见顾,亦金刚之流亚,数以语餂 鸿 , 鸿 略敍套语,絶不涉及县事。”2. 流行的公式化的言谈。 明 李贽 《答焦漪园书》:“更有一种,专与朋辈往来谈佛乘者,名曰《李氏焚书》,大抵多因缘语、忿激语,不比寻常套语。”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遣词贵典雅,然亦有典雅之事数见不鲜,亦宜慎用。如‘莲子空房’、‘人面桃花’等字,久已习为套语,不必再拾人唾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那姓 傅 的倒还圆通,不过是拿官场套语‘再商量’三个字来敷衍。” 朱光潜 《谈文学·咬文嚼字》:“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 套语 tàoyǔ[exchange of polite greeting;conventional phraseology;gambit] 应酬的客套话;交际应酬的习惯用语★日常应酬的习惯语。如:「一般人初次见面,大都只是套语寒暄一番而已。」也作「套子」。公文、契约等的固定格式用语。《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把这些卖契套语刊刻了板,空了年月,刷印百张,放在身边,临时只要填写某处及多少数目,注了年月。」

1、四言八句:指旧时婚礼,新人交拜后,并坐床沿,妇女以金钱彩果散掷时所讲的吉利套语。

2、使用套语是拙劣的新闻体的特点

3、因为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

4、也许能找到一些含糊不清的套语来遮掩这些分歧

image.png

5、喜欢标新立异的年轻人总是喜欢自创一套语言,以便让自己的谈吐比年长的一辈更特别一些。

6、评释:谜面是旧小说的套语,大概是元代杂剧里出来的,曾见刘大白《白屋说诗》中考证此句之异同,指出有一处其下句“我老先生摇头摆脑不再来”,是传刻人的胡乱添加,这么一来,那“鲤鱼脱却金钩去”的形态为之丧失,云云。

7、的描写,但多是说话人的套语。

8、它们分别是:参照、陈词滥调、引用和自我引用、套语、习语和成语;语类互文性、主题或话题互文性、结构互文性、功能互文性。

9、人们纷纷以见面握手为时尚,未几,握手就被定着为中国人的基本寒暄礼节,拱手美俗(含见面客套语)则不翼而飞。旧民法公布后,人事编立即受到批评,许多人认为旧民法无视了日本的“固有的淳风美俗”,特别是破坏了家族制度。

10、若一味浮词套语,岂复为阿凤哉!

11、过年或祭祀时,家家都要宰杀畜禽置酒备肉,以传统的剽牛活动最为隆重,所用的牛一般都是在过年之前全村派人专程去买,买回后将牛拴在寨王家后的一根柱子上,剽牛时全村寨的人一起举行剽牛仪式,届时由几个小伙子持刀先砍牛脚,而后割下牛臀部一块肉祭祀,余下的牛肉大家分食,与此同时还要用牛瘦肉、皮、血、苦胆、蒜、姜、辣子、酸笋、槟榔、绿叶、酒做一种名为“克勒刹”的凉菜,与3只鸟和飞鼠干巴等组成礼物,送给邻近村寨的寨王家,并顺颂赞美之词。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十种不同的套语,如: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敬颂、痊安;此布即颂,曼福不尽;专此布复,顺颂时绥;此上,即颂、时绥;此复、即请俪安;专此布达,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春绥;勿复并颂、俪祉;此复即请俪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

12、陆路行程走镖、水路行程走镖、护院保镖等,多流行有不同的套语。

13、在这些汇编语句中通常不包含嵌套语句,分程序等等。

14、他们的口头文献是神圣的歌,成为祷告者的客套语和咒语,预言和巫术的法则,并没有诗句保存下来,甚至没有译本,也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纯粹的德鲁伊教的传说,没有像基督教那样的覆盖图和解释。

15、布拉德利说,新闻自由这一说法已几乎成了一种"俗套语",也就是说,在讨论记者采写稿子应有独立性时,该字眼已变得非常普通。

16、解释旧指官场例行的公文,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语,多内容空洞。

17、其不能为贾生、王粲、屈原、谢皋羽,而徒为妇人醇酒丧气失意之诗文者,尤卑卑不足道矣!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image.png

18、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

19、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

20、套语体现了法律语言程式化的特点,它常使商务英语和法律英语专业的学生感到棘手。

21、西方,特别是法国的一批学者自19世纪中期开始就将套语用于社会批判,使这一来自亚里斯多德的古老概念进入学术视野。

22、编写放松套语要考虑运动员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及其语言特点。

23、从广义上来说,英语套语包括的范围很广,是语言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言语材料。

24、奥巴马阵营辩解说时机还不成熟,这已成为司空见惯的套语,令人沮丧。

25、你好和对不起是社交中的客套语

26、它们还时常抄袭旧文套语。

27、套语”是西方对口头文学的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重在对口头文学创作形式的研究。

28、为了不使诗句沦于一般的套语,诗人使

29、主要著述有《俄汉搭配大词典》(主编)、《俄汉详解大词典》(合编),《俄汉教学词典》(合编),《帕斯捷尔纳克诗选》(校译)、《世界历史百科词典》(合译)、《列宁文稿》第三卷(总校)、《浅论喜剧〈智慧的痛苦〉的语言特点》、《浅析现代俄语中的公文用语》、《现代俄语中的套语及其修辞功能》、《现代俄语词语和句子的幽默运用》、《现代俄语词语修辞色彩浅析》、《主观修辞与客观修辞》等论文数十篇。

30、此句为汉乐府常见的套语。

31、本罗塞利逝世的噩耗轰动国际报界,有些记者信手拈来陈腐的套语,称班老头之死标志着“一个时代就此告终” 。

32、吾所谓务去滥调套语者,别无他法,惟在人人以其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一自己铸词以形容描写之。

33、国外学者认为通过使用套语和重复练习,可习得和提升非母语言语流利性。

34、本罗塞利逝世的噩耗轰动国际报界,有些记者信手拈来陈腐的套语,称班老头之死标志着“一个时代就此告终”。

35、本罗塞利逝世的噩耗轰动国际报界,有些记者信手拈来陈腐的套语,称班老头之死标志着"一个时代就此告终"。

36、敢言之【注音】:gǎn yán zhī【释义】:1.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套语。

37、也许能找到一些含糊不清的套语来遮掩这些分歧。

标签: 套语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套语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426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