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阐提:chǎnt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佛教语。“一阐提”的略称。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师云:夫禀质二仪,皆有涅槃,止因阐提含生之类,何得无佛性,盖是经来未尽耳,乃喝阐提之人,皆得成佛。”唐司空图《与伏牛长老偈》之一:“不筭菩提与阐提,惟应执着便生迷。”宋张商英《护法论》:“须臾老之将至,为虚生浪死之人,自可悲痛,何暇更从无明业识,造端倡始,诱引后世阐提之党。”参见“一阐提”。
1、关于一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
2、是名于无始众生发愿一阐提。
3、此经宣说一切众生,包括断了善根的一阐提人,也都具有佛性。
4、即一阐提与自负奇才而不可一世者,见之无不心折」。
5、’同书卷三十六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谤方等经,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必当得成菩提之道。
6、这样,即使象阿?世王那样的、犯有罪大恶极的“五逆罪”的一阐提,只要他们真心忏悔,向善信佛,仍能成佛,可谓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盖阿颠底迦或系梵语icchantika(一阐提)之同类语aittham!tvika之讹音。”宋秦观《拟韦应物》诗:“痴儿踏吴歌,娅姹足讹音。
8、师问云居:“大阐提人,作五逆罪,孝养何在?
9、无性即指“一阐提”。
10、《涅盘经?现病品》:“迦叶,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
11、’盖阿颠底迦或系梵语icchantika(一阐提)之同类语aittham!tvika之讹音。
12、于是在卷二十一、二十二《高贵德王菩萨品》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忏四重禁,除谤法心,尽五逆罪,灭一阐提,然后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3、剖析经旨,判定其意未尽,因而即倡“一阐提皆得成佛”说。
14、总之,本经是主张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亦能成佛。
15、三一阐提梵语一阐提。
16、谤大乘、五逆罪、一阐提。
17、指谤大乘、五逆罪和一阐提。
18、一阐提、八叶莲亲自上阵,法音绵绵、扰乱赦生童子的听觉!
19、在经文的前部分对“一阐提”(指有破戒、作五逆罪,不信佛法、因果、诽谤佛法,断灭善根、不作善法,破坏僧团纲纪等极端罪恶的众生)的问题,佛祖严厉地说他们会在轮回中永远不得超生,一再出现排除“一阐提”成佛可能性的经文。
20、则谓一阐提辈也有佛性,以佛性不断故,众生皆得成佛。
21、“彼一阐提虽有佛性,而为无量罪垢所缠,不能得出,如蚕处茧,以是业缘,不能生于菩提妙因,流转生死无有穷已。
22、正眼观之,较之一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步耳。
23、余曰:古人尚云一阐提无,云无情无,未足可怪。
24、但《涅盘经》则谓一阐提辈也有佛性,以佛性不断故,众生皆得成佛。
25、是名舍一切善根一阐提。
26、先是法显与佛陀跋陀罗译出的6卷本说除一阐提外,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27、是名一阐提不信障。
28、经中说,除一阐提皆有佛性。
29、可见一阐提若能祛除烦恼缠缚,仍是可以见性成佛的。
30、义为毕竟无成佛之性,乃一阐提之异名。
31、“三宝佛性无差别相,犯四重罪,谤方等经,作五逆罪及一阐提,悉有佛性。
32、而后来的禅宗思想则将这一哲理深化为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大涅架,一体不异;佛性圣凡同具,虽阐提终不能断;狗子有佛性等公案。
33、一阐提”,《如来性品》说无信之人,名一阐提。
34、(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35、彭城道生剖析经旨,判定其意未尽,因而即倡“一阐提皆得成佛”说。
36、山问:“大阐提人作五逆罪,孝养何在?
37、这样,即使象阿?世王那样的、犯有罪大恶极的“五逆罪”的一阐提,只要他们真心忏悔,向善信佛,仍能成佛,可谓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8、这类拨无因果的人,佛教中称之为‘一阐提’。
39、诸佛如来亦复如是,为诸菩萨及一阐提演说法时,功用无二。其先,法显译出六卷本《大般泥洹经》,说一阐提无有佛性。
40、净土家则认为一阐提依弥陀本愿力故终得成佛。
41、一阐提辈皆得作佛。
42、彭城道生剖析经旨,判定其意未尽,因而即倡“一阐提皆得成佛”说。
43、《说郛》卷八五引宋?张商英《护法论》:“何暇更从无明业识造端倡始,诱引后世阐提之党,背觉合尘,同人恶道,罪萃阙身。
44、一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舍善根者。
45、一阐提种姓,则永不能成佛。
46、(梵语一阐提。
47、一阐提,是梵文的音译,是指那些不信佛教,断绝一切善报的人。
48、:梵文,又译为“一阐提”,义为信不具,断善根之人。
49、但经中又说除一阐提皆有佛性(见经卷四)。
50、一切众生及一阐提。
51、因此,如来世尊大慈悲,见一阐提者,仍为施法药。
52、一一阐提不信障谓此人不信有因有果。
53、’或为梵语icchantika(一阐提)之同类语aittham!tvika之讹音。
54、五远为谓诸凡夫外道阐提。
55、道生仔细分析经文的义理,主张「一阐提人皆得成佛」。
56、又,华严、天台等一乘家也认为一阐提终将成佛。
57、谓一阐提等四人各有所障。
58、但经本传来未尽而已;于是唱“一阐提人皆得成佛”之说。
59、道生不以为然,力倡一阐提人亦得成佛,时人以为邪说。
60、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
61、二于无始众生发愿一阐提谓世间众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