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花押:huāyā 基本解释:[signatureormarkondocuments,contracts]旧时公文契约上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定符号●详细解释:旧时文书契约末尾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种符号。唐唐彦谦《宿田家》诗:“公文捧花押,鹰隼驾声势。”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记与刘无言论书》:“文皇(唐太宗)令羣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后人遂以草名为花押。韦陟五朶云是也。”明徐复祚《投梭记·鬻女》:“你休将泪洒,把文书亲用花押,银五百当时賚发。”闻一多《死水·“你指着太阳起誓”》:“信不信?假如一天死神拿出你的花押,你走不走?”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花押》。★◎花押huāyā[signatureormarkondocuments,contracts]旧时公文契约上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定符号
1、个人标识或是标记:设计一个标识或用名字起首字母组成的花押字,将其放在简历抬头中你的姓名旁边。
2、这回我不撒谎,不打隐谜,不唱反调,不来烘托;我要说几句,至少我自己信得过的话,我要痛快的招认我自己的虚实,我愿意把我的花押画在这张供状的末尾。
3、井上命令金庆花找回晓雪,金庆花押着黎青竹作筹码。
4、蓍有《空海入唐行迹印谱》、《中国历代玺印精品博览?花押印》(江西人民出版社)、《陈远书法作品初集》(西泠印社)、《海山风韵?艺文集?篆刻书法》(中国社会出版社)、《陈远印集》(福建美术出版社)等。
5、文书中有“追而不例气之间,不能判形候(大意是病重,花押画不好了,请见谅)”的字句,下有花押,据测算时间是在天正五年到天正八年,可见罹病情状。
6、早期的墨模,只是将墨丸模压成几何形的粗坯,再用刻有花纹或文字的墨印(类似花押或图章),趁软剂(未干燥的墨坯)时压印。
7、宋代朱记印和元代花押印,也富有特色,已用隶书、楷书入印,是后世篆刻家重视的印章资料和取法的范体。
8、花押印”系镌刻花写姓名的印章,始于宋。
9、任何亮丽而有花押图案的东西一般都能行得通。
10、体制繁杂,以形制而言,有一面印、二面印(即穿带印、子母印、带钩印、六面印、联珠、套印等;以文字而言,有姓名印、臣妾印、斋堂馆阁印、诗词印、收藏印、吉语印、花押印、象形印、回文印朱白相间印等。从明代时大彬的木模印款朱泥壶,到由海水浸泡腐蚀打捞后又作陪葬之物的陈
11、传世宋元时代的私印中,奇异神秘的花押印是一个重要特色。
12、签名签多了,就会逐渐产生花押字或符号,可如今的一些年轻人也开始那么做,签上螺旋状字符或者小桃心。
13、宋周密《辛癸杂识》又载:“古人押字,谓之花押印,是用名字稍花之,如韦陟五朵云是也。
14、莎莎和您一起分享:选择素雅的,与婚礼主色调同色系的花押字亚麻桌布;
15、种类有秦印、汉印、半通印、象形印、套印、六面印、回文印、花押印、关防、闲章等。
16、印谱中的作品采用了汉印、瓦当印、四灵图印、花押印、九叠文印、佛像印、汉砖等创作形式,并掺入青铜器和古彩陶纹修饰边栏,另有一番韵味。
17、后经秦、汉、魏,晋以至元、明的花押印,均有鼻纽。
19、体制繁杂,以形制而言,有一面印、二面印(即穿带印、子母印、带钩印、六面印、联珠、套印等;以文字而言,有姓名印、臣妾印、斋堂馆阁印、诗词印、收藏印、吉语印、花押印、象形印、回文印朱白相间印等。
20、诉状、答辩状、书证之类的诉讼文书也只是以花押为证,像“伏辩”这样的认罪书也只要画花押就可以了。
21、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句容器)盖自唐天宝至南唐后主时,于弁州句容县置官场以铸之,故其上多有监官花押。
22、元代的花押印,其形多为长方,周密《癸辛杂识》载:“古人押字,谓之花押印,是用名字稍花之”。
23、范石湖闻之,笑而陋,云:“古人押字,谓之花押印,是用名字稍花之,如韦陟五朵云是也。
24、作者的这套“天干地支象形花押印”以天干地支为内容,对天干地支的甲骨文、钟鼎文做了象形处理,使每一枚印都有一个主题,以四字吉语、成语、古诗句概括之。
26、随印谱的风行,印谱的种类亦更多,古印章除战国古玺、秦汉印章外,还有封泥、历代官印、西夏官印、元代花押印等。
27、六刚把苟荞花押走,李华芬、张庆山和姑母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
28、体制繁杂,以形制而言,有一面印、二面印(即穿带印、子母印、带钩印、六面印、联珠、套印等;以文字而言,有姓名印、臣妾印、斋堂馆阁印、诗词印、收藏印、吉语印、花押印、象形印、回文印朱白相间印等。、吴大澄、李佐贤、鲍康诸家印,辑成一百九十一册本,收印一万零二百八十四方,以古?、官印、周秦印、金玉陶骨、巨印、五面印、六面印、套印、两面印、姓名印、鸟虫、吉语、图案印等三十举分类编次,有一印于不同类目中屡见者。
29、如花押什么韵?
30、宋元押的种类十分丰富,从艺术角度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楷书押印;(二)单花押印;(三)楷花押印;(四)八思巴文押印;(五)图形押印。兴起于我国元代的花押印是为适应蒙古人与汉人能够共同识别而创制的,印面大多经过精心设计,有的具备北魏刻石造像风格,有的近似我国北方的窗花、剪纸,具有喜剧性的诙谐稚拙感。
31、」宋周密(西元1232~1298年)所撰《辛癸杂识》云:「古人押字,谓之花押印,是
32、指元代的“花押印”。
33、」宋周密(西元1232~1298年)所撰《辛癸杂识》云:「古人押字,谓之花押印,是用名字稍花之,如韦陟五朵云是也。
34、例如:“这回我不撒谎,不打隐谜,不唱反调,不来烘托,我要说几句至少我自己信得过的话,我要痛快的招认我自己的虚实,我愿意把我的花押画在这张供状的末尾。
35、据史料记载,宋代皇帝都有自己的押字,这件花押印为玉质夔龙钮,根据形制和钮式推断,应为北宋某一位皇帝所使用。
37、后人遂以草名为花押,韦陟五朵云是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