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浆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48
更新于

壶浆:hú jiā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茶水、酒浆。以壶盛之,故称。《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 唐 李白 《丁督护歌》:“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元 张宪 《岳鄂王歌》:“义旗所指人不惊,王师到处壶浆迎。” 明 张居正 《黄马》诗:“扬鞭渡 淮淮水 清, 金陵 父老壶浆迎。” 臧克家 《自己的写照》五:“一脚踏遍了千古的战场,沿途的民众爱戴我们,大道两旁断不了壶浆。”参见“ 壶浆簞食 ”。

1、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3、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4、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5、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果其箪食壶浆以相迎,必使安居乐业而如故。

6、水灾时国军官兵奋不顾身到灾区帮助民眾撤离,灾后大家备了箪食壶浆,感谢他们。

7、也有以公废私的倒箪食壶浆送到城上来,与军士们充饥。

8、所经之地,老百姓又夹道相迎,箪食壶浆。

image.png

9、此时一万荆州军已抵达樊城,蔡瑁特地举行了盛大的光复仪式,一队队士兵列队进入樊城,接受大街两侧的民众拥戴,十万民众壶浆箪食,迎接荆州军光复樊城。

10、【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11、当时老百姓纷纷箪食壶浆,去犒劳太平军。

12、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有能弃邪从正,?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李朝太宗佛玛于天感圣武年间(1044?1048年)册封宠姬为天感皇后、王子为奉乾王,并令铸天感元宝钱,时在宋庆历间。

13、《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14、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

15、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16、勤耕作中,诗人与劳动人民的关系更为密切,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也更为真挚:“且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17、郑和船队溯湄南河而上,沿江百姓箪食壶浆,热烈欢迎。

18、自开辟以来,西方释伽牟尼佛,以立乎纲维之会者何也,为天下后世虑也,岂有他哉。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19、曹操引得胜之兵回来后,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表示欢迎。 

20、《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二:“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21、凡我义师到处,民皆箪食壶浆以迎。

22、⑤壶浆??见张煌言《师次?山》注⑥。

23、昔汉高、光武二帝,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驰骛四方,匪遑宁处,然后皇基克构,元勋以融。

24、宋王?《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知制诰杨察加勋邑制》:“玉辂安於天衢,壶浆勤於王旅。

25、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6、明无名氏《精忠记?班师》:“向者将军来时,我等顶香盘,运粮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27、他还诗曰:“汶王青更有西洋种,剖之如乳倾壶浆”;“趁雨锄瓜二百亩,东陵野老较何如,绝奇觅得西洋种,皮色斑青蝌蚪书”。

28、此次赴台就职,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

29、附近的父老乡亲箪食壶浆,送饼送蛋。

30、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31、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32、一些绅耆也和人民群众一样箪食壶浆欢迎清军,许多人还主动为清军带路和传递军事情报。

3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

34、解放军在胜利归来的时候;老百姓往往箪食壶浆来欢迎。

35、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3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诗句,唱着“台湾今日庆升平,仰首清天白日清,六百万民同快乐,壶浆箪食表欢迎,哈哈!

37、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行军总要》:“闾阎安堵,若忘锋镝之惊;士女归心,共效壶浆之献。

38、一箪食,一瓢饮,喻生活清贫简朴。三军宿营忙植树,百姓箪食迎壶浆。

39、曹操引得胜之兵回来后,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表示欢迎。

40、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41、后凤游学于襄阳,于道中忽逢三人跪迎,皆箪食壶浆,阻住前途。。一路上严惩贪官污吏,开仓放粮,救济贪民,百姓箪食壶浆慰于途。

42、百姓诸郡,望风以城降,父老箪食壶浆,拥道迎之。

43、寄语壶浆休怨望,悬军端欲慰民艰。

4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45、进城后,农民起义军砸官府,开放监狱,当地农民箪食壶浆,争相欢迎。

46、第一枚为闽海雄风,第二枚为箪食壶浆,第三枚为日月重光,由著名邮票设计家戴宏海设计。

47、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48、尔时廉州父老箪食壶浆,长途相送,依恋之情,洵难言喻。

49、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浆角黍迎于道。“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50、在班师回朝之际,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情景,据《章安王氏宗谱》所记:“士女老幼争以壶浆劳师,欢呼加额,引裾随行”。

51、杯水车薪、水深火热、箪食壶浆、事倍功半、一暴十寒、知人论世、出类拔萃、天时地利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名言佳句,可谓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作诗不能一暴十寒,需要集中一个时期的刻苦攻关,才能突破瓶颈,提高水平;也需要诗友们(尤其是高明者)的相互切磋指点,创作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和进步。

52、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53、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浆角黍迎于道。

54、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

55、我的生活很简单,箪食壶浆就够了。

56、人民群众箪食壶浆,以迎铁路建设大军。

57、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有能弃邪从正,?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58、一百三被暴力统治的人民在义军攻入城池后,箪食壶浆地迎接义军的来临。

59、几乎每到一个集镇村落,当地的老百姓都是箪食壶浆相迎。

60、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61、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含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62、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63、于崇义克敌后,乡民欢欣鼓舞,箪食壶浆,慰问抗日部队。

64、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65、于隆中山间忽逢二人跪迎,箪食壶浆,阻住前途。

66、帝乃九五至尊,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帝乎?

67、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载于典籍。

68、渴忱来苏之望,箪食壶浆相迎”。

69、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

70、命戎士以倒戈,挈壶浆而塞路。

71、水灾时国军官兵奋不顾身到灾区帮助民众撤离,灾后大家备了箪食壶浆,感谢他们。

72、群众敲锣打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为军长和子弟兵洗尘。

image.png

73、遂乃宣布恩信俾携钥饭犊者,为齐民而诛剿其负险怙乱者复下令匆燔聚落匆逆壶浆计,前后所降二十八寨,所招回流移军民六百户。

74、马村区乃“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之地,现仍存“待王古镇”。

75、美英还曾奢望,当其军队开入伊境内后,会出现伊民众箪食壶浆的场面。

76、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标签: 壶浆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壶浆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4643.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