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履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3
更新于

冠履:guānlǚ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冠屨”。帽与鞋。头戴帽,脚穿鞋。因以喻上下、尊卑。《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於首;履虽新,必关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楚辞·王逸<九思·悼乱>》:“茅丝兮同综,冠屨兮失絇。”原注:“上下无别。”宋文天祥《己卯岁除》诗:“冠屨失其位,侯王化畸贱。”章炳麟《国家论》:“汉土学者视政府无足重轻,然犹云尊卑有分,冠履有辩,君臣有等。虽无用,而不可不立。”

1、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

2、因为过去的图书分类,甲乙部目之中,历史漏斗之下,有意识形态存焉,很多藏匿掩盖、窜改歪曲,以及后来居上、冠履倒置,在所难免。

3、冠履服饰,不必为崖异,长短宽狭适中者可久。

4、至后唐庄宗,以嫡母为太妃,而以生母为太后,冠履倒置......我朝列帝非后出者,比临御时,多不并尊。

5、方氏认为《伤寒论杂病论》经王叔和编次,已有改动;而经成无己的注解,又多窜乱;后世之人惟徇私己,冠履倒置的情况更是严重。

6、然耽乐嬉游,?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7、盖自宋室不兢,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至夷狄处上,中原处理,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雀,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半已矣。

8、自封建法废而官无定土,井田制变而民无定业,加以兵燹之相仍,疆域之横裂,故家世族迁徙靡常,不可缕计,而冠履倒置、泾渭莫分。

9、杨赐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10、《东阳山水记》:“秦末,有八士从洛阳来,逋栖于此,皆青素冠履,因以名山”。

11、须臾三出三入,更阑烛换,冠履交错,??而舞,优人、官人,几几不能辨矣。

12、及见丕犹严颜色,不与语,又不使冠履。

13、左衽是夷狄之服,短后是武夫之衣;尊卑失序,如冠履倒置;富贵不归,如锦衣夜行。

14、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

15、以堂堂中国,与之互市,冠履倒置。

16、进口洋米之年平均数为基点,到1932年已达55倍之巨,究其原由,首为历代民食政策之失当,长期禁止出口而奖励进口,“冠履倒置,莫过于此”。

17、唐刘知几《史通?编次》:“班固踵武,仍加祖述於其间……朱紫以之混淆,冠履於焉颠倒。

18、南朝梁王僧孺《武帝祭禹庙文》:“轻璧惜景,既舍冠履;爱人忘我,不顾胼胝。

19、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

image.png

20、时,铨及小奴衣服冠履,皆出于母。

21、君臣既有定分,冠履岂容倒置。

22、北宋末尝变靴为履,高宗时又变履为靴;后魏胡服便于鞍马,遂施裙于衣,为横幅而缀于下,谓之?,成为“今之公裳”;庆元间“四凶”劾朱熹,“以深衣冠履而为怪服、妖服”。

23、岁甲申商于族众,欲立宗以清源流,俾族众明皙少长之叙,以杜将来冠履倒置之虞。

24、毅皇暗暗,冠履倒置,不循伦常,然于飞花者,岂非幸哉?

25、度既税驾,将整冠履,引镜自照。

26、黄端伯整肃冠履,昂首引颈受刃。

image.png

27、后面的几句则是对武宗的否定:耽乐嬉游,?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28、仲尼车与冠履,明德盛者,光灵远也。

29、《明史?武宗本纪》就说他“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30、宋苏轼《崔文学甲携甲文见过》:“敝衣破冠履,可怜范叔贫。

31、冠履服饰,则文武男女异制,而富贵贫贱之品亦辩焉。

32、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

33、时铨及小奴衣服冠履,皆出于母。

标签: 冠履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冠履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4758.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