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史笔:shǐ b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 蜀 境,首悬 吴 闕,犹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郑善果非正人论》:“史臣谓 郑善果 幼事贤母,长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验之,见史笔之失。”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古史笔多缘饰》:“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之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2. 指修史之笔。《晋书·文苑传·曹毗》:“既登 东观 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 明 宋濂 《吴公行状》:“他时执史笔者,尚有考於斯焉。”3. 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唐 韩愈 《石君墓志铭》:“故相国 郑公 餘庆 ,留守 东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笔。”4. 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諫书人莫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 刘 有史学,无史笔。”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史笔和文学之笔,应该分别开。”★史官直言记载历史的笔法。唐.岑参〈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谏书人莫窥。」引申指历史。《文选.曹植.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三国演义.第九回》:「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书写历史所用的笔。晋.曹毗〈对儒〉:「既登东观,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
1、全书以求备、求真为原则,通过照录、并载、补裁等方法,广泛征引文集、实录、传记、野史笔记、方志等各类文献,在史料上表现出博洽、珍贵、慎核等难能可贵的史料特征。
2、这些事件,对于王朝而言,皆为大事,动静不小,因而稗史笔记所刊流言甚多。
3、意气相知还慨慷,龙门史笔共轩昂。
4、唐岑参《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谏书人莫窥。
5、在我们历史里横躺着我们未来的秘密”,这就是"以古为鉴”的意义。愚谓当今之时,以古为鉴,不必问其史笔之得失,但当察其史事之变迁。
6、法老巡城的黄金马车,在太阳神耀眼阳光下,闪亮着夺人的气势”,幸亏史笔生花记下这一页,否则今天面对天地之间两根柱子的游客,无法想像当年气派。
7、’”清姚鼐《<西魏书>序》:“然拓跋自崔浩被诛,史笔回罔,故纪道武以往事,多侈词。
8、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后世对孔融的评价。
9、在王鸣盛搜集的各种史料中,约分两类:一类是文献记载,包括野史笔记、方志谱牒、诸子百家、诗文别集、佛道典籍等等;另一类是文物资料,包括钟鼎尊彝之款识、山林冢墓祠庙伽蓝碑碣断阙之文;他认为这两类材料可以互相检照、互相印证,并且实际运
10、又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志雅堂杂钞》,《浩然斋雅谈》、《澄怀录》、《云烟过眼录》等野史笔记。
11、课余喜杂览,爱读野史笔记。
12、佛教充实了历史撰述的内容,影响了史家的思想,尤其在历史笔记中有丰富的反映。
13、清姚鼐《<西魏书>序》:“然拓跋自崔浩被诛,史笔回罔,故纪道武以往事多侈词。
14、漫步这样的风水林,就像读史笔如椽的!春秋》、!史记》,浩气溢满胸中。
15、历史名人轶事汇编,实际上是汇集“正史”之外各类野史笔记、稗乘杂史中有关历史人物事迹的著作物。
16、唐杨师道《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玉阶良史笔,金马?天才。
17、满腔悲愤,不愧史笔。
18、这种情形的描写模式在后世史书、乃至野史笔记和小说中仍在持续沿用。
19、诗话必具史笔,宋人之过论也。
20、此说虽为野史笔乘所载,影响却很大,广为学者所称引。
21、【出处】前蜀?韦庄《渔塘十六韵》:“他时操史笔,为尔著良称。
22、封侯享爵心无愧,忠荩今从史笔收。
23、的史籍,而是由在野的文人学士以及贫士寒儒所写的历史纪闻,都可以说是野史笔记。
24、臣备位大臣,职在献可,苟有管见,敢不尽规。微臣备位谏诤,兼秉史笔,书而不法,后嗣何观?
25、后应邀回监利师范讲学时,其欢迎对联曰“遐龄犹恋故园秋,赏章华景色,濯沧浪清流,未识香草美人,可佐临池添韵致;举世咸钦内史笔,领三楚书坛,振千钧豪翰,怎禁石坠地,不教入木显神奇。
26、孤忠旧史笔,遗址晚生经。
27、袁枢与朱熹、吕祖谦和杨万里是同时代人,这时的社会经济和学术文化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这一现实,对于抱有“爱君忧国之心,愤世疾邪之志”的袁枢来说,只有像司马光那样,拿起史笔,来抒发自己的报国忧民之情。
28、明朝灭亡后,一些野史笔记对崇祯皇帝微词甚重,王世德对此可以说是深恶痛疾,于是翻然提笔加以反击,称这些书的作者是“丧心不肖之徒”。
29、漫步这样的风水林,就像读史笔如椽的《春秋》、《史记》,浩气溢满胸中。
30、简成良史笔,年是洛阳才。
31、一百八每一桩值得史笔书写的事件里,大都只留下英雄的名字,那些有如过江之鲫的无名之辈,则会被时光的洪流抛上岸头,在烈日下晒作褪色的残影。帕帕安
32、神州泰岳再获中关村信用等级最高认证AAAzc。泰岳经堂,阳秋史笔。
33、宋梅尧臣《依韵和集英殿秋宴》:“螭头左史笔,陛?半更郎。
34、全书以求备、求真为原则,通过照录、并载、补裁等方法,广泛征引文集、实录、传记、野史笔记、方志等各类文献,在史料上表现出博洽、珍贵、慎核等难能可贵的史料特征。为了评价山鸡椒和毛叶木姜子的不同品种和品系,采
35、予以善果行事验之,见史笔之失。
36、做一联为.“砥柱中流,独挽朱明残祚;庙容永奂,长赢史笔芳名”。
37、近董太史笔多
38、魏志?陈思王植传》:“必效须臾之捷,以灭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策。
39、据野史笔记载,陈维崧对徐紫云一见神移,当时正值梅花盛开,他就天天“携紫云徘徊于暗香疏影间”,从此开始了两人长期的形影相随的同性恋生活。是二十四桥月明星疏的夜晚,曲径通幽的暗香疏影;是留园水榭雨点的琴音,暮霭沈沈笼罩的腼腆;是穿过故园传来江南丝竹悠长,侵蚀永恒寂寥的遥远。
40、樱杜?桑妲蕾森(Indu Sundaresan)以罗曼史笔法写历史绮情,这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叙述茉荷茹妮莎反抗传统,瑰丽曲折的一生。
41、此四句话,正是诗心史笔浑然一体。
42、中郎去世老兵悲,迁客还家史笔垂。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