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95
更新于

农桑:nóng sāng 基本解释:[farming and sericulture] 泛指农业生产;种地与养蚕旧时江南以农桑为业●详细解释:亦作“ 农桒 ”。1.农耕与蚕桑。《汉书·景帝纪》:“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唐 白居易 《观刈麦》诗:“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餘粮。”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均徵徭,劝农桑,贫不给者,发仓賑之。” 清 蒋纲 《春蚕词》诗:“艰难衣食在农桑,年年拜祭 马头孃 。”2. 指农作物和桑树。《隶释·汉西岳华山庙碑》:“触石兴云,雨我农桒。”★◎ 农桑 nóngsāng[farming and sericulture] 泛指农业生产;种地与养蚕旧时江南以农桑为业

1、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2、有一次见农桑局官员在公事房无所事事,嘻笑闲谈,乃手书对联一幅予以批评,联曰:“冬有生温室,夏有避暑亭,我农夫终岁勤劳,哪得如此安乐地;五亩以治桑,十亩以治田,愿诸君热心提倡,方不愧为实业家。

3、劝课农桑,轻徭薄赋。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导民而劝课之。

image.png

4、是故圣王以服田力穑、勤劳农桑为急先务。

image.png

5、课农桑,兴学校,百废俱举。

6、古之良吏,必课农桑以足民,黄霸、虞诩是也。

7、务农桑,则衣食足;衣食足,则天下可久安长治。

8、据记载,隋朝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驻兵塔山一带时,劝?农桑,统治区出现了“境内无盗,商旅野宿”的良好局面

9、他不学无术,无才无德,非忠非善,非奸非恶,却官星高照,幸运至极。《北史?李远传》:“远敦奖风俗,劝课农桑,肃遏奸非,兼修守御之备。

10、守宰亲民之主,牧伯调俗之司,宜严课农桑,罔令游惰,揆景肆力,必穷地利,固修堤防,考校殿最。

11、到郡,选良吏,立学校,劝农桑。

12、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名著,总近200万多部。

13、正月二十三日圣寿寺前蚕市,始于北宋初年成都太守张咏,以寺为会,让老百姓在这儿买卖农桑器具

14、远敦奖风俗,劝课农桑,肃遏奸非,兼修守御之备。

15、《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又是皇家善本中图画题材最广泛、图版宏富的大作,图版内容包括天文星象、疆域图记、山岳形势、神仙传奇、花草树木、禽虫鸟兽、农桑水利、脏腑脉络、堪舆相术、祭祀礼图、冠服配饰、乐律舞蹈、货币量具、仪仗礼器、城制苑囿、军阵战备、车舟兵器、珍异器皿、百家考工等,以“图片博物馆”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与文化形态,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形貌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16、腊八家家煮粥多,五谷杂粮浸豆果。曾为佛粥济众生,代代相传至今朝。子孙后代不忘本,铭记祖先勤俭美。俯首农桑民安泰,丰衣足食好年景。

17、经济思想[/title]“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18、九扈:根据《左传》等资料的解释,帝少昊特地安排春、夏、秋、冬、棘、行、宵、桑、老等九个扈从(随从),负责管理从事农桑耕种活动的百姓。

19、清厉荃《事物异名录?耕织?治麻具》:“《农桑通诀》:‘蟠车,缠?具也,又谓之拨车,南人谓之拨?。

20、十二月,以农桑学校考课有司官员。时又大仪考课之制,以考内外众官。

21、【刘青藜】(1839~1900)清代官员,农桑学家。

22、勤于农桑,崇俭礼让,自古慷慨悲歌之士,历代有尽忠报国之才。

23、孚劝课农桑,境内称为慈父,邻州号曰神君。

24、他上任后,关心民瘼,根据当地时弊进行兴革,政简刑清,发展农桑,修桥筑路,获庶民拥戴;又重视教育,亲临学官视事,每与诸生课艺赋诗,生员文思学业猛进

25、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200万言。

26、部丞十三人,每人主管一州,劝农桑。

27、袁昶还将农桑、兵、医、舆地、治术、掌故等书编成一部《渐西村舍丛刻》。

28、又耕织图及内府石刻宋马远豳风图为农桑衣食之原,皇上读书之暇,随时讲求,庶知稼穑之艰难,懔守成之不易也。

29、殷侑至镇后,与士卒同甘苦,招抚百姓,劝课农桑,由此户口滋殖,仓廪丰实

30、以兴学校、劝农桑为务。

31、劝课农桑,轻徭薄赋。

32、每年春天事义令各乡鄙劝课农桑,3年后,野无旷土,百姓生计明显好转。

33、执政时,“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于是“兵强国富,垂及升平”。

34、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育成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

35、遂到任后,劝民务农桑,民有持带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

36、时饥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户且尽,准课督农桑,广施方略,?年闲,谷粟丰贱数十倍。

37、后因病辞职还乡,读书课农,怡然自乐。金史奉使河南,劝课农桑,密访吏治得失。

38、由于黄护为人热心公益,街坊邻居们在1132年推举他为“里正”(里长),他“劝农桑、重工商、兴义学、立药局、辟婴堂、振武林、惩邪恶、禁博赛、整市容、严街鼓、明保伍”,认真建设地方、造福乡里

39、汉班固《东都赋》:“抑工商之淫业,兴农桑之盛务,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存真。

40、屯田客初专以农桑为业,不负担力役、兵役。

41、汉宣帝时,时值勃海饥乱,龚遂单车至郡,开仓济贫,劝民农桑,民皆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境内大治。

42、由“农时不可违”,我联想到,人同样有个“不违农时”问题。爱护民众的君主,重视农桑,不违农时,减轻赋税,民众不贫。

43、官俊劝农桑,兴水利,成稻田数百亩。

44、这两句是写高地上景象虽然水稻刚刚下种,但漫冈遍野的麦子拔穗了,蚕眠,桑叶也便宜了,农桑丰收在望。

45、《后汉书?樊宏传》:“准课督农桑,广施方略,?年间,谷粟丰贱数十倍。

46、地方,文则劝课农桑、并为军屯。

47、书中首先反映鲁明善重农的思想,他说:“务农桑,则衣食足;衣食足,则民可教以礼义;民可教以礼义,则国家天下可久安长治也。

48、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49、粉米,就是白米,象征着皇帝给养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

50、又窍思秦火不烧农桑之书,此类染书是否有传世之必要,鄙人于菜油檠之下不舍昼夜,无间寒暑,埋头于里外间,亲手染印,手胼足胝,六十年于兹矣。

标签: 农桑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农桑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496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