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巷伯:xiàngbó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宦官,太监。因居宫巷,掌宫内事,故称。《左传·襄公九年》:“令司宫、巷伯儆宫。”杜预注:“司宫,奄臣;巷伯,寺人。皆掌宫内之事。”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五:“李相公林甫,当开元之际,与巷伯交通,权等人主。”★职官名。掌管宫内之事的太监。因其居于宫巷,故称为「巷伯」。《左传.襄公九年》:「令司宫、巷伯儆宫。」晋.杜预.注:「司宫,奄臣;巷伯,寺人。」《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七章。根据〈诗序〉:「巷伯,刺幽王也。」或亦指寺人孟子刺谗人之诗。首章二句为:「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巷伯,寺人之长。
1、解释:“巷伯,阉官内小臣也”,内小臣就是太监。典出《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2、《洞箫赋》注颜叔子一条,引《毛苌诗传?巷伯篇》为证。
5、郑为武公赋缁衣而美德;周因巷伯歌贝锦以伤谗。
6、典故:孟子《巷伯》:“彼谮人者,谁适与谍,取彼谮人,投畀豹虎。
7、它应该有一个较详的序文,自叙作者遭遇,然后缀以此诗,自抒激愤之情,可以题为“巷伯诗并序”或“巷伯序并诗”的。
8、《小弁》写被父亲弃逐的哀怨,《巷伯》写被谗受刑的愤恨。
9、贝锦”典出《诗?小雅?巷伯》:“萋兮菲兮,成是贝锦。南朝宋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遂抱中孚爻,犹劳贝锦诗。
10、训既在翰林,解《易》之际,或语及巷伯事,则再三愤激,以动上心。
11、《诗?小雅?巷伯》:“缉缉翩翩,谋欲谮人。
12、早在西周就有宦官,时称巷伯、司宫、寺人等。
13、《巷伯》之诗,苏公刺暴公之谮己,而曰:“二人同行,谁为此祸。
14、《诗经?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
15、《小雅?巷伯》,《小序》说:“刺幽王也。
16、注:“《毛诗》曰:‘寺人巷伯,作为此诗。
17、谋之不臧,几成反噬,自是巷伯尤横。
18、[出处]《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19、《诗?小雅》中有《巷伯》一首,相传是巷伯孟子抒写其被谗受宫刑的怨愤。看起来,像《巷伯》批评“谗人”,《相鼠》批评无礼仪者,态度是很激烈的。
20、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诗》之恶恶,莫如《巷伯》,然犹戮及其身。
21、《诗经?小雅?巷伯》:“豺虎不食,投畀有北。》:“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22、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李白《新林浦阻风诗》:“纷纷江上雪,草草客中悲。
23、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巷伯,表字孟子。
24、国君的后宫,由司官掌管,司官或称为巷伯、寺人、竖等,都由阉人充任。
25、此外还有文籍院,设监;胄子监,设监长;巷伯局,设常侍。
26、宗章按:五月二十六日皖案发生,清吏派队围搜安庆小二郎巷伯荪先生寓邸,发现昆季往来函件甚多,足证其与烈士关系之密。
27、看起来,像《巷伯》批评“谗人”,《相鼠》批评无礼仪者,态度是很激烈的。
28、《诗经》只有少数篇目可知作者,如《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墉风?载驰》据《左传?闵公二年》所记为“徐穆夫人”所赋等,大部分篇目的作者已难确考。
29、但司马迁并非史上第一位受辱的文人,汉书上记载司马迁冤如巷伯,如同巷伯一样的冤屈,这个巷伯表字孟子,他才是史上惨遭宫刑的第一位文人。
30、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
31、有北之乡”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见于《诗?小雅?巷伯》,也颖达疏:“北方太阴之气寒凉而无土毛,不生草木,寒冻不可居处”。
32、《诗?小雅?巷伯》:“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33、此卷取《诗经?小雅》中《节南山》等十篇之大意描绘成图,每段前书《诗经》原文,依次为《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
34、又《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35、宗章按:五月二十六日皖案发生,清吏派队围搜安庆小二郎巷伯荪先生寓邸,发现昆季往来函件甚多,足证其与烈士关系之密。黄觉仕官不遂,尝送客都门外,不及寓邸舍,会一道士取所携酒炙呼饮之,既而道士举杯摭水写「吕」字,觉始悟其为洞宾也。
36、云:“《巷伯》,刺幽王也,寺人伤于谗,故作是诗也。
37、典出《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38、《诗经?小雅?巷伯》:“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39、司官或称巷伯、寺人、竖等,由阉人充任,掌管后宫。
40、然器本中庸,流于近习,所亲者巷伯,所昵者桑门。
41、贝锦”典出《诗?小雅?巷伯》:“萋兮菲兮,成是贝锦。
42、景仁性本卑谦,及用胡人巷伯之势,坐致通显,志操颇改,渐成骄傲。
43、巷伯”即“寺人”、宦官,也就是诗作者本人。
44、王佐而被谤骑劫,《巷伯》有豺兽之慨,苏公兴飘风之刺,恶直丑正,何代无之!
45、虽忠如鬻拳,信如卞和,智如孙膑,冤如巷伯,才如史迁,达如子政,一离刀锯,没世不齿。
46、《诗?小雅?巷伯》“成是南箕”毛传:“?妇人?曰:‘子何为不纳我乎?
47、小雅?巷伯》)、“投畀有昊”(同上)等,不过由于牵搭自如,便如同“水中著盐,但存盐味,不见盐质”,所以使人看不出
48、又有银?、珥貂,寺人、巷伯;奉宣出纳之令,更践宫中之役。
49、巷伯,奄官兮(也)。
50、《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51、时期的一个有名的文人,他写了一首诗《巷伯》,存于《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之中流传至今,诗中最后标明了作者本人的名号:“寺人孟子,作为此诗。
52、《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53、虽然宦官没有生育和进行性交的能力,但同样有情感上的需要,《诗经?小雅》“巷伯”篇,有“萋斐贝锦”之叹,一些宦官也为了显示权势而娶妻纳妾,《后汉书?刘瑜传》曰:“常侍黄门亦广妻娶”。
54、《诗经~小雅~巷伯》:“慎尔言也。
55、《诗》之《小雅》,亦有《巷伯》刺谗之篇。
56、清陈梦雷《东行口占》诗之三:“岂意上官专草?,翻令巷伯叹南箕。
57、又《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58、就曾在《司马迁传赞》里称惨遭宫刑的司马迁是“《小雅?巷伯》之伦”。
59、又有银?(dāng)、珥貂,寺人、巷伯;奉宣出纳之令,更践宫中之役。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