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牛李:niú l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唐文宗 时大臣 牛僧孺 、 李宗闵 的并称。《新唐书·李逢吉李宗闵等传赞》:“ 僧孺 、 宗閔 以方正敢言进,既当国,反奋私昵党,排撆所憎,是时权震天下,人指曰‘牛李’。”2. 指 唐 朝以 牛僧孺 、 李宗闵 为首和以 李吉甫 、 李德裕 父子为首的两个宗派。《新唐书·李德裕传》:“﹝ 李逢吉 ﹞欲引 僧孺 益树党,乃出 德裕 为 浙西 观察使。俄而 僧孺 入相,由是 牛 李 之憾结矣。”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辨牛李之党》:“ 唐 人指 牛 李 之党,谓 牛僧孺 、 李德裕 也。《新唐书》乃嫁其名於 李宗閔 曰:人指为‘牛李’,非盗谓何?虽欲为 德裕 讳,然非其实矣。”
3、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牛李党争的焦点在于对待藩镇态度?是主张强硬政策与妥协政策的分歧。
5、释名:楮李、鼠梓、山李子、牛李、皂李、赵李、牛皂子,乌槎子、乌巢。
6、唐代的牛李党争、宋代的元?党案、明代的东林党案便是其荦荦大者。
7、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诗:“丹陛祥烟灭,皇闱杀气横。
8、当是时,朝政昏瞀(16),牛李朋党交煽(17),河朔再乱,中外交讧(18),乐天岂一无所关其虑,而诚有乐乎此哉?
9、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
10、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1、对佛教的态度也是唐后期牛李党争的一个内容。关于牛李党争的性质?中国史学界有分歧意见。
12、积极筹措了巨额军费而势力膨胀,对牛李党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3、结束牛李党争。
14、作者牵涉到牛李党争中去,从而受到排挤,正是生非其时。
15、唯一的嗜好就是下棋,因此杜风才希望杜牧成为一个棋道高手,以此讨好李昂的欢心,从而得到宠幸,到时候将牛李党争变为牛李杜三党也未可尽知……
16、牛党、李党相继执政,史称“牛李党争”。
17、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
19、在著名的牛李党争中,他是李党的领袖。
20、在这四朝期间,牛李党争进行得异常激烈,严重损耗了唐朝的国力。
21、李商隐与牛李党争新论
22、唐末牛李党争中牛党的代表人。
23、官宦窃柄,扰乱朝纲,牛李党争。
24、陷入牛李党争,仕途坎坷。
25、李商隐牵累于牛李党争,而周邦彦亦纠葛于北宋新旧党争。
26、牛李党争正处在这种背景下。
27、在著名的牛李党争中,是牛党的领袖。
28、文宗时,僧孺与李德裕转入朋党之争,亲近同党,排拆异己,权震天下,时称牛李党争。
29、这次削宦计划也陷于流产,经历这次教训后唐文宗不在寄希望于牛李二党,转而从依附宦官集团的官员中挖来了郑注与李训。
32、宦官集团的内部斗争是牛李党争的总后台。
33、李商隐一生长期沉沦幕府,落魄江湖,不是他没有才能,或有才能得不到赏识,而是不幸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成了朋党之争的受害者。
34、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
35、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
36、至此,长达四十年的牛李党争才宣告收场。
37、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38、朝臣之间也有以李德裕为首的一方和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一方的所谓牛李党争,纷纭至半世纪之久。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