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无嫌:wú xi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无可嫌疑处;没有疑忌。《礼记·坊记》:“子云: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列,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 郑玄 注:“嫌,嫌疑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以﹝ 毕諶 ﹞为相”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虽以无嫌待之,犹惧未信;如有所除,则谁不自危?” 唐 杜甫 《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诗:“皇华吾善处,於汝定无嫌。” 宋 曾巩 《过介甫归偶成》诗:“结交谓无嫌,忠告期有补。”2. 犹无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鱼鲊》:“作裹鮓法……有茱萸、橘皮则用,无亦无嫌也。”
1、酣饮欢呼,倏忽往来,略无嫌忌。
2、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3、明日,又曰:“昨夜火殃,非国福,今年架屋,致使君病,可因烧屋,移家南渡,无嫌也。
4、山遥水远有知音呀,几多艰难妹无嫌。
5、明李东阳《雪》诗:“郢才工已甚,迟拙幸无嫌。
6、傲睨古今,议多违俗,见悖显学,物论骇世,于古今众说无所不采,亦无所不扫,又无嫌鄙屑,是为先生问学释疑之显著特征。从这里可以看出袁中道在散文创作上放任个性的追求,从他的地位,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都是有点不怕骇世惊俗的勇气的。
7、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腰无嫌猜。
8、被北京民警控制,经厦门警方核实无嫌疑后释放;厦门警方称事因工作失误,已对当事人道歉并补偿。
9、若使彼之将守,与时无嫌,终不悦于殊宠,坐生叛心,以叛而愧,辱孰甚焉?
10、然念素无嫌隙,反复不得其由,门人义助资斧得归,既闻细侯已嫁,心甚激楚,因以所苦,托市媪卖浆者达细侯。
11、刑名?窝主》:“又须问所扳之盗有何嫌隙,若无嫌隙,又不相识,非伙盗嘱扳,即捕役唆教。
12、耽时居艰,恐致疑,试以告焉,应声便许,略无嫌吝。
13、晋葛洪《抱朴子?释滞》:“上无嫌恨之褊心,下有称意之至欢,故能晖声并扬于罔极,贪夫闻风而忸怩也。
14、孙?虽凶虐,与滕胤宿无嫌隙,胤若且顺?意,出镇武昌,岂徒免当时之祸,仍将永保元吉,而犯机触害,自取夷灭,悲夫!
15、旦曰:“虽私门礼制未阙,公朝降命亦无嫌也。
16、唐芮挺章《<国秀集>序》:“取太冲之清词,无嫌近溷;得兴公之佳句,宁止掷金。
17、盖古无断代为史之例,易虽终文王而尚书无嫌始尧舜,书虽终秦穆而诗无嫌始汤武,诗虽终陈灵而春秋无嫌始隐公,此亦犹太史公书本继春秋而托始黄帝以来,班固书本续太史而断自汉高以降也。
18、披星戴月无嫌苦,~不厌辛。
19、余未聘时,秋芙来余家,绕床弄梅,两无嫌猜。
20、花院明月,半廊可爱;柳桥轻风,一帽无嫌。
21、至于备洒扫于诸王,非自广其声妓也;恤髫龀之宗女,固无嫌于征取也。
22、宋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未能自处於无嫌,是以小迟而未见。
23、商务会议皆俱全,一流设备君无嫌
24、因为“澳大利亚为英国的属地,西例商会本有自募水师保护商旅之权,中倭战起,澳洲距南洋最近,颇为震动,商会发议,举办属地水师一旅,以资保护,(英国候补议绅)庵洁华特暗联议院同党主行其议,而以此谋所购一旅驾名(假名)于澳洲商会所为,仍挂英旗出口,则局外无嫌,而踪迹不露”(引自《借筹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