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闻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19
更新于

遗闻:yí wén 基本解释:[hearsay left over] 前人或古代遗留下来传闻●详细解释:过去留下的传闻;逸闻。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劫灰录补注>跋并撰人辨》:“ 香引 熟於 明 末遗闻,为之推广,而加以攷证。” 鲁迅 《准风月谈·中国文坛的悲观》:“只有近来的诬陷,倒是颇为出色的花样,但其实也并不比古时候更利害证据是 清 初大兴文字之狱的遗闻。”前人令闻。 元 袁桷 《次韵徐志发杂咏》之一:“遗闻备家乘,零落寧有述。” 元 虞集 《封宣圣夫人制》:“功言邈若於遗闻,仪范儼乎其合德。”★◎ 遗闻 yíwén[hearsay left over] 前人或古代遗留下来的传闻

1、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昔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塞万提斯 

2、数据分视广阔涉及学术思想、著作评论、诗文投赠、遗闻逸事和家族历史等;按语则包含编撰者的零星考证和意见,或者提示相关数据;附录为编撰者发表的与传主生平密切相关的中国医学史研究成果。

3、在“遗闻”部分也有出土化石记载。

4、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楮记室》一书,是一部笔记小说体的书,其中收录不少遗闻逸事和神鬼异事。

5、宋起凤所辑《稗史》记载了明代至清初朝野遗事150余条,是研究明代宫廷遗闻逸事的重要资料。

6、九我不打算把这么一个毫无用处的遗闻琐事告诉你,免得搅得你心绪不宁

7、同“遗闻逸事”。

8、所以文中出现的那些可有可无的人情世故,天文地理,神妖鬼怪,轶事遗闻,纯粹是为了满足听众的猎奇心理和求知欲才枝蔓横生地充斥于篇幅之中。

9、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

10、《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后汉至南朝刘宋人物的遗闻逸事的杂史,其中还有很多称颂好人好事的内容。

11、著述甚富,尝搜访乡士遗闻,谋辑镇志未成。

12、有关一代文人的遗闻轶事,可作为‘知人论世’之资的,也都网罗,粲然可观。

13、“四话”还集学术性、通俗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仅用“生花之笔,粲花之舌”记录大量的文坛遗闻逸事和文人译文译诗,有《柳如是轶事》、《上海四公子》、《张季直游博览会诗》、《日本女子诗》等,而且大胆客观地评价了不少名家之作,典型一例是《康诗撮录》。

14、可是莘老更加喜欢交结宾客,赋诗饮酒,他还在余暇时,网罗遗闻逸事,得到前人赋咏数百篇,编为《吴兴新集》,那些古诗词文章还留存着但是却倒卧在荒土野草之中的刻石,又全都会记在这个亭子里。

15、此外,上博还在展览中同时展出了上海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图书馆珍藏的历代《阁帖》的重要翻刻本、改刻本、续刻本,其他摹刻王羲之、王献之墨迹的法帖佳本,还有后世书法家临摹《阁帖》和二王的墨迹,以及后代描绘二王遗闻逸事的绘画作品如《右军书记图轴》、《兰亭修禊图》、《上虞帖》等,大大增强了对普通观众吸引力。

16、我不打算把这么一个毫无用处的遗闻琐事告诉你,免得搅得你心绪不宁。

17、《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宫砚》:“石之属一百四十五种,如晋王?之璧水。其书为太学诸生答策而设,故有《璧水群英待问》之名,分十六门,每门之外分二例。

18、凡?渠筑塘,以及祠宇亭台,登山涉水,游?觞咏,金石书画古器物之考订,宦情隐德,遗闻轶事之叙述,皆记也。

19、等史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他的遗闻逸事。

20、在京三十余年,“好为花月冶游”,对同光间梨园的遗闻逸事,了解颇详。

21、书之前言为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于一九八二年二月所撰,其云:金石之学,向为学者所重视,自宋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至清王昶《金石萃编》遍访寰宇,探求金薤遗闻而成巨编。

22、西京别火位非高,薄有遗闻琐且劳。

23、老泪冰天他日恨,遗闻曲洧至今传。

24、待司马晓亮督运粮草,齐天二人便每天缠着他切磋武技,传授经验,讲一些战场上的遗闻轶事。

25、出处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故单辞只义,轶事遗闻,咸笔之于书,以冀流传久远

26、200卷,参与辑成《黔诗纪略后编》30卷,《略补》3卷,他负责《黔诗纪略后编》各诗家的传证工作,对清代贵州诗人的生平事迹遗闻逸事,考证精详持论平允。

27、刘琰的为人为文足以名世,只因他性不狎世,一味强项,无视官场规则,身处政以贿成的封建官场,终于自己退离官场,而他又雅不好名,遂渐被湮没,但在阳谷家乡却流传着他的口碑遗闻,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28、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

29、《三国遗事》是记述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遗闻逸事的书。

30、《晋书》、《世说新语》等史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他的遗闻逸事。

31、其内容则是五花八门,有历史掌故、遗闻轶事、文艺随笔、人物评论、科学小品、志怪杂录、读书杂记等。

image.png

32、此外,上博还在展览中同时展出了上海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图书馆珍藏的历代"阁帖》的重要翻刻本、改刻本、续刻本,其他摹刻王羲之、王献之墨迹的法帖佳本,还有后世书法家临摹"阁帖》和二王的墨迹,以及后代描绘二王遗闻逸事的绘画作品如"右军书记图轴》、"兰亭修禊图》、"上虞帖》等,大大增强了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

33、我们还根据风闻传说和遗闻轶事,得知14世纪有311个类似的例子。

34、又采辑了许多诗人的遗闻逸事,附入小注,其中引用的材料大都注明出处,有时还注明编纂时所援用的版本。

35、喜读叶昌炽《藏书纪事诗》,称此书搜罗五代以迄同、光近时贤士大夫之嗜书者,人系一诗,其遗闻佚事,罗缀于下,既博且精,实为藏书家掌故渊海,“读此如日与古人相接,风流文采,晖映周旋,引人入胜,虽素无书癖者,亦不能无动于衷,且知藏书实非细故”。

36、八百余年来之典章文物古迹遗闻作了详尽地介绍。

37、所纂辑《骨董琐记》、《骨董续记》、《骨董三记》涉及金石、书画、陶瓷、雕绣,其中记明清两代朝章国故、遗闻轶事,尤为详备。

38、《搜神记》序中,自称作此书是为“发明神道之不诬”,同时亦有保存遗闻和供人“游心寓目”即赏玩娱乐的意思。

39、《明按察司佥事金君石阙铭》:“立此高阙,峨峨翼翼,以旌遗闻,以播於后昆。

40、《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宫砚》:“内府藏砚甚伙,乾隆戊戌,命内廷翰林胪为《西清砚谱》,计陶之属五十五种……宋之虎符、石函、黼黻、?纹、璧水、列钱。

41、《搜神记》序中,自称作此书是为”发明神道之不诬“,同时亦有保存遗闻和供人”游心寓目“即赏玩娱乐的意思。

42、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然而只有这一本,虽然浅薄,却还借此存留一点遗闻逸事。

43、先生还撰有《麟州杨氏遗闻六记》之文,文章说:“宋杨家将故事,以小说戏曲之宣传大河南北,几乎妇孺皆知稗官野史里巷之谈,固不足信;而《宋史?杨业传》所述,又嫌略简,难尽窥事实之曲折。

44、不特遗闻逸事,可资学士文人之考核已也。

标签: 遗闻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遗闻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5153.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