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浔阳三隐:xúnyángsānyǐn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晋周续之、刘遗民、陶潜。因三人皆隐居浔阳,故称。《宋书·隐逸传·周续之》:“﹝续之﹞既而闲居读《老》《易》,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时彭城刘遗民遁跡庐山,陶渊明亦不应徵命,谓之潯阳三隐。”
1、又名刘遗民,元康《肇论疏》说“自谓是国家遗弃之民,故改名遗民”,与陶渊明、周续之同为“浔阳三隐”。
2、晋朝浔阳三隐的柴桑县令刘程之隐居在卧云垅。
3、萧统《陶渊明传》说:“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慧远,彭城刘遗民亦遁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
4、时彭城刘遗民,遁迹庐山,陶渊明亦不应徵命,谓之浔阳三隐。
5、晋朝浔阳三隐的柴桑县令刘程之隐居在卧云垄。
6、以陶渊明为例,陶渊明隐居不仕,刘遗民、周续之与之相从甚密,被人称为浔阳三隐。
7、东晋诗人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也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与和他同时代的另两位隐士周续之、刘遗民齐名,并称为“浔阳三隐”。
8、中国士人隐居,多是因为社会的黑暗动乱,如魏晋之际出现了“竹林七贤”、“浔阳三隐”,均是因为当时官场的黑暗。
9、南朝宋周续之、刘遗民、陶渊明皆不应征命,号浔阳三隐。
10、桃花源是东林十八高贤、浔阳三隐(陶渊明、刘程之、周续之)之一刘程之所发现的。
11、与他同时代被称为“浔阳三隐”之一的刘遗民,曾邀请他弃绝人世、隐居山泽。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