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愚惑:yú huò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愚昧而迷乱。《史记·日者列传》:“夫愚惑之人,岂能以一言而知之哉!” 汉 王充 《论衡·偶会》:“非二龙使 厉王 发孽, 褒姒 令 幽王 愚惑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所谓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岂不愚惑之甚哉!”2. 蒙蔽,使人迷惑。 瞿秋白 《文艺杂著·鞘声四》:“无论你编到教科书里去愚惑青年,无论你忠告外交家谨慎小心--总之,无论怎么样,这样的世界结局是避免不掉的!”

1、愚惑之人,能厌目前之小勤,而忘为乱之大祸者,是以郡守益不可不得其人。
2、四一切有形悉至于空谓众生愚惑。
3、三一切诸法皆无有我谓众生愚惑。
4、今愚惑或与罪人同心,而王明诛之,是王过举显于天下,而为诸侯所议也。
5、澄曰:“泰等愚惑,正恋本为此,非有远图。是后上每对群臣自叹:“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
6、成玄英疏:“大愚惑者,凡俗也,心识?鄙,触景生迷,所以竟世终身不觉悟也。以天文恶,故还都旧楚,而群小愚惑,妄生是非,方当纠之以猛,未宜施之以恩也。
7、今僧人八思马狡猾无状,敢倡妖言贬黜孔子为中贤,以愚惑上下,顾取一时之宠。
8、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9、(人说过恶而起怨责,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10、天人共享升平乐,不是庸愚惑九黎。
11、皇后及上疏曰:妾夸布服粝粮,加以幼稚愚惑,不明义理,幸得免离茅屋之下,备后宫扫除。
12、《后汉书?郅郓传》:“汉历久长,孔为赤制,不使愚惑,残人乱时。
13、愚、智:愚者触发时,心识愚惑,迷?颠倒。
14、愚惑有情老耄妇女愚痴僧尼。
15、吾欲以佛至真之经喻诲愚惑。
16、臣始悲天下之可悲,今天下亦悲臣之愚惑也。
17、汉历久长,孔为赤制,不使愚惑,残人乱时。
18、此后,汉武帝每每对群臣自叹说:“我往日愚惑,受了方士的欺骗。
19、《百喻经?说人喜?喻》:“人说过恶而起怨责,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20、出处:汉?王充《论衡?偶会》:“非二龙使厉王发孽、褒姒令幽王愚惑也,遭逢会遇,自相得也。
21、世人愚惑,贪著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22、朕这样皇帝,尚被他如此欺隐蒙蔽……如尔等向来被其愚惑之人,今日若不为君、为国、为天下臣工将来之榜样,深痛而恶绝之,切齿而深恨之,不但罪无所逃,抑且为无父无君之人类也……”在雍正的煽动之下,年羹尧已经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23、骄慢强梁,诸情谵怕,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犹豫网结,皆悉除尽。
24、下,使臣辈愚惑者咸蒙冰释,则无复异议矣。
25、三国魏嵇康《明胆论》:“子家左师,皆愚惑浅弊,明不彻达。
26、又言:“僧道愚惑平民,妇女无知,相沿成俗。
27、每见群臣,自叹愚惑:“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
28、夫愚惑之人,岂能以一言而知之哉!
29、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30、愚惑痴冥背恩薄义。
31、如是去来是为愚惑。
32、人生听谀,是愚惑也。
33、僧道愚惑平民,无论天神地?,皆有生日。
34、就臣愚惑,信如言者,前世尚遗匈奴以宫姬,镇乌孙以公主。
35、济公最痛恨这种利用宗教去愚惑民众,以达私己利益的人,所以同宏智誓不两立。
36、至于字音又能辨认,委是狂妄之人,伪造言辞,诳愚惑众,上僭天王太子之号。
37、二一切所有悉为苦毒谓众生愚惑。
38、认为僧尼是崇拜偶像,愚惑人民,自由地滥
39、一一切万物皆归无常谓众生愚惑。
40、人主听谀,是愚惑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