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时务报:shí wù bào 基本解释:旬报。1896年8月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任总主编,汪康年任总经理。以宣传维新变法、救国图强为宗旨,发行最多时达一万七千份。1898年停刊,由汪康年改为《昌言报》出版。●详细解释:旬报。1896年8月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任总主编,汪康年任总经理。以宣传维新变法、救国图强为宗旨,发行最多时达一万七千份。1898年停刊,由汪康年改为《昌言报》出版。

1、《时务报》创刊几个月,发行量就超过了一万份。
2、受《时务报》、《申报》及西方进步思想之影响颇深。
3、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
4、下谕“将《时务报》改为官报,派康有为督办其事”。
5、主编《时务报》、《新民丛报》。
6、次年参与创办《时务报》。
7、1896年协助梁启超办《时务报》。
8、这年,强学会被解散,梁启超在上海主编《时务报》。

9、1897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文章,力主兴办女学。这年,强学会被解散,梁启超在上海主编《时务报》。
10、起于王韬,发展于梁启超的《时务报》,成于《新民丛报》。
11、可见, 《时务报》的这段经历,无论是对梁启超本人,还是对于整个中国的新闻事业都意义重大。
12、七月汪康年在沪创办《时务报》,请梁启超为主笔。
13、但只办了半年左右,就因经费支绌、只得求助于《时务报》汪康年。
14、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
15、之后,梁启超等人继续筹备办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
16、第一章主要探讨《时务报》的诞生与近代政治权势的利益纷争。
17、又到上海任《时务报》主笔。
18、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宣传“变法图存”。
19、其次,他以《时务报》为阵地,大力宣扬了变法维新的思想,不仅促进了革命力量的汇聚融合,也使得中国的文化市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20、1896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鼓吹变法图存。
21、梁启超在《时务报》期间的新闻编辑实践和理论将永远鼓舞中国新闻事业的后来者。
22、1898年,曾与《时务报》发表系列新政文章。
23、他在编辑《时务报》的时候,比较重视读者的意见,也比较重视版权的保护,他还设立了具有副刊性质的栏目,这些在当时的报刊界都还是十分少见的现象。
24、摘要从维新运动兴起到戊戌政变之间,张之洞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时务报》维新派都倡导社会变革。
25、由上海来湘的《时务报》主笔梁启超也参与筹划,并为南学会作叙。
26、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先后任《知识报》、《时务报》笔政,撰文宣扬变法。
27、2月,至上海任《时务报》书记。
28、1993,《〈时务报〉在江苏的传播述论》,《江苏出版史志》(南京)第2期。
29、梁启超说:1896年,“启超创一旬刊杂志于上海,曰时务报。

30、摘要从维新运动兴起到戊戌政变之间,张之洞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时务报》维新派都倡导社会变革。对于每一阶段都从思想渊源入手,对比张之洞教育思想的新观念,进而总结出张之洞在教育思想方面的创新。
31、在近代中国的报刊史上,梁启超是一个有开拓性贡献的人物,而使他同时在报坛和政界声名鹊起的,则是他在《时务报》担任主笔期间的新闻编辑工作。
32、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
33、次年,出货参与创办《时务报》,以救亡图存为己志。
34、著名的有《俄语报》、《时务报》。
35、梁启超在《时务报》的新闻编辑活动给我们许多启示。
36、1897年担任上海《时务报》撰述与编辑,宣传维新变法。
37、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
38、《时务报》馆也一直为其积极推广,有时还联名刊登广告。
39、一月,离诂径精舍赴沪,任职时务报馆。
40、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投身变法运动,参加强学会,任《时务报》撰述。
41、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
42、在《时务报》创办之前,梁启超就曾积极地为报纸的总体定位出谋划策,在内容、宗旨、出版周期、分工职责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保证了报纸的进步立场,也保证了报纸的顺利刊行。
43、办《时务报》。
44、可见,《时务报》的这段经历,无论是对梁启超本人,还是对于整个中国的新闻事业都意义重大。
45、根据《时务报》的珍贵史料,可以得出:在迄今掌握的史实中,《时务报》才是最早介绍诺贝尔奖相关情况的国人报刊。
46、章太炎《狱中》:“中岁主《时务报》,与康梁诸子委蛇,亦尝言及变法。
47、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时务文体”。
48、《略论梁启超对〈时务报〉的贡献》,载南宁:《学术论坛》1995年第5期。
49、擅长笔墨的章太炎曾在梁启超主持的维新派报纸《时务报》中担任编辑。
50、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
51、作为一个同人刊物,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是由不同群体所共同参与创办。
52、即在《时务报》上发表《萃报叙》,予以推荐。
53、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主编的《强学报》《时务报》《新民丛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主办的《民报》,都谱写了中国期刊叱咤风云的史诗。
54、翌年8月,《时务报》创办,为京师代收捐款者。
55、22岁进上海《时务报》,业余去东文学社学习外文及理化,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56、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次年主讲长沙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
57、黄遵宪与汪康年欲筹办《时务报》。
58、在《时务报》刊行过程中,梁鼎芬总是“严加匡正”。
59、英文报译”自《时务报》创刊到终止,共出版译稿计69期,文字总数达数十万之多。
60、他在《时务报》上发表许多文章,希望“以革政挽革命”。
61、七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主编的《强学报》《时务报》《新民丛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主办的《民报》,都谱写了中国期刊叱咤风云的史诗。
62、第二年,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
63、《时务报》是近代著名的政论报刊之一。
64、《时务报》既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份重要的政论性报刊,同时又是一份以译报为主要内容的报纸。
65、《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