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弟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8
更新于

孝弟:xiào d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孝悌 ”。1.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朱熹 集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闻礼义行而刑罚中,未闻刑罚行而孝悌兴也。”《新唐书·孝友传赞》:“圣人治天下有道,曰‘要在孝弟而已’。” 宋 陈亮 《祭林圣材文》:“孝悌称於宗族乡党,慈爱隆於父子弟昆。”《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汉 朝取士之法……惟以孝廉为重。孝者,孝弟;廉者,廉洁。孝则忠君,廉则爱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禄 道:小弟远游,父母兄长跟前,有失孝悌,专为着几分微利,以致如此。”《红楼梦》第六三回:“礼部见当今隆敦孝弟,不敢自专,具本请旨。”2. 指孝弟者。《汉书·董仲舒传》:“今朕亲耕藉田以为农先,劝孝弟,崇有德,使者冠盖相望,问勤劳,恤孤独,尽思极神,功烈休德,未始云获也。”3. 汉 代乡官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遣信使晓喻百姓以发卒之事,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汉书·韩延寿传》:“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长吏、嗇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后汉书·明帝纪》:“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 李贤 注:“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乡官之名。三老, 高帝 置,孝悌、力田, 高后 置,所以劝导乡里,助成风化也。” 宋 苏轼 《策问》之二:“古者有劝农之官、力田之科,与孝弟同。而自 汉 以来,率用户口登耗、黜陟守宰。”亦作“ 孝悌 ”。弟承兄位为帝者,享祀宗庙时称“孝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故 太祖 之室, 太宗 称孝弟, 真宗 称孝子,大行皇帝称孝孙。”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孝弟》:“古人惟子孙称孝,《诗》‘绥予孝子’、‘孝孙徂位’,皆庙中之称,后代以弟承兄,则有称孝弟者。”★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也作「孝悌」。

1、家世孝弟力田,以赀乡里。

2、敦行孝弟,静处一室,闭门却扫,终其身。

3、它还以“孝弟力田”、“劝助”、“蓄积”等篇,宣扬了封建官府的重农思想和劝农措施。

4、特设「孝弟力田」官一人,秩二千石,地位很高。

5、后人在高州城南街立“忠义孝弟祠”,以祀潘惟贤父子。

6、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或有怀宝迷邦,匹夫同位;或有高才卓绝,不见招求;或有忠贤孝弟,乡里不举;或有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或有忠质於君,朋党相谗。

7、(福岡孝弟『五箇条御誓文と政体書の由来に就いて』1919年に依る。

8、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口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共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9、清姚鼐《四川北道按察使鹿公墓志铭》:“公之在官,嶷嶷刚毅;公之在家,愉愉孝弟。

10、明唐寅《焚香默坐歌》:“为人能把口应心,孝弟忠信从此始。

11、明张煌言《乡荐经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抑自父兄之教不先,而孝弟其榛芜矣。

12、《登封令薛侯去思颂》:“方春劝耕,遭田父野叟于途,慰以农里之言,而勉之孝弟之训。

13、阿英《关于古物》:“前几天广东固已发出读经通令,而某方面也说教材务必注重礼义廉耻,孝弟忠信……即此一端,可以想见古书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14、时道周所对不合指,帝屡驳,道周复进曰:“惟孝弟之人始能经纶天下,发育万物。

15、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

16、清戴名世《先世遗事记》:“余家世孝弟力田,至南居府君尤多隐德,乡里称为长者。

17、太祖曾召问他在家做什么,他回答说:“教人子弟,孝弟力田。

18、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

19、唐末,随王审知入闽,居住福州侯官县孝弟乡惠化里。

20、时变》:“进取之时去矣,并兼之势过矣,胡以孝弟循顺为?

21、十三议、族内男人,有德行文章、功名寿考,孝弟力田,足为人矜式者,及妇人有节孝和顺,内助垂声者,修谱必采其事迹,列入世系名下,以为后来者劝。

22、孝弟端雅,慎言愍行。

23、南宋绍熙元年龙飞榜状元余复,其祖、父都是游学授馆的寒儒,但在“人文崇孝弟,家贫亦业儒”优良环境中和全族资助提掖下,终于功成名就。

24、荣辱》:“孝弟愿悫,??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

25、在抚州治绩最著,巡历属县,问民疾苦,集父老子弟勉以孝弟力田。

26、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或有怀宝迷邦,匹夫同位;或有高才卓绝,不见招求;或有忠贤孝弟,乡里不举;或有隐居以求志,行义以达其道;或有忠质於君,明党相谗。

27、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徼幸於封侯富贵者也。若蒙徼幸得全首领,五十八已前父母之年也,自此已后大王之赐也。

28、金元好问《故河南路课税所长官杨公神道之碑》:“儿辈当孝弟力田,以廉慎自保,毋习珥笔之陋,以玷伤风化。

29、’”孝文皇帝时,以二月施恩惠于天下,赐孝弟力田及罢军卒,祠死事者,颇非时节。

30、孝弟蔼于家门,义声彰于邦国。

31、《庄子?天运》:“夫孝弟、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32、唯人皆有孝弟之心,故其性无不善……释氏弃其父母昆弟而不知养,虽日谈心性何益?

33、家而孝弟,国而忠赤。

34、凡邑里后生上谒,必训以孝弟忠信。

35、汉书?王莽传下》:“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

标签: 孝弟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孝弟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5412.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