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战必危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11
更新于

忘战必危:wàngzhànbìwēi基本解释:战:战备。危:危险,危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详细解释:战:战备。危:危险,危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忘了备战必然产生危机。《汉书.卷六四上.主父偃传》:「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晋书.卷三四.杜预传》:「预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勤于讲武,修立泮宫,江汉怀德,化被万里。」也作「忘战者危」。★修订本参考资料:忘了备战必然产生危机。汉书˙卷六十四上˙主父偃传: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预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勤于讲武,修立泮宫,江汉怀德,化被万里。亦作忘战者危。

1、陈兴銮说:“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忽视任何一方的发展,国家的强大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作为一名党委书记,在带领全区人民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紧时间学习研究军事理论和国防知识,忘战必危,轻军必险啊……”平时,工作再忙再累,他也要挤时间把有关国防、军事报刊看一遍,并对一些理论新颖、分析透彻、切中时弊的好文章进行摘抄或剪辑。

2、同“忘战必危”。

3、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4、其次,《司马法》认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5、曰⑤:“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6、古人说:“忘战必危,必须居安思危。

7、《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8、学以益才也。翻译:求学是增加自己的才能。患生于疏忽,祸起于细微。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人材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用。受学重问,孰不能成。刘向

9、《汉书?息夫躬传》有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10、且云:“国家虽安,忘战必危。

11、太宗曰:「《司马法》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12、从个人来说,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从国家和民族来说,就是“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13、从国家和民族来说,就是要有忧患意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第二,《司马法》认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14、他清楚,“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15、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16、示例《晋书?杜预传》:“预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17、记载:“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18、仁本》:“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19、《司马法》曰⑤:“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20、它认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21、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22、中国古人说得好:“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23、学以益才也。翻译:求学是增加自己的才能。患生于疏忽,祸起于细微。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人材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用。受学重问,孰不能成。刘向1在情绪的兴奋中,我出门时竟忘了带讲演稿。当我站到讲台上,正要开始讲演时,方才发现了自己的疏忽。

24、狼牙山五壮士和千千万万个倒在侵略者屠刀下的英灵.……别忘记过去的苦难和抗争,别忘记热血纷飞的战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25、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他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

26、忘战必危,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结果加速了周王朝的覆灭。

27、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标签: 忘战必危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忘战必危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5514.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