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肇域:zhào y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疆界。《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郑玄 笺:“肇,当作兆。王畿千里之内,其民居安,乃后兆域,正天下之经界。” 孔颖达 疏:“笺以肇域共文,当谓界域营兆,故转肇为兆。记令千里之内,民得安居,乃后正天下之经界,以四海为兆域。” 清 顾炎武 撰有《肇域志》,有关各地沿革、建置、山川、名胜等资料皆归入之,有钞本流传。2. 划分。
1、明末清初顾炎武严厉地抨击地理学研究中不务实际的空谈和议论,主张“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撰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等。
2、《肇域志》:现存传钞本,不分卷,着重记述各地地理形势和山川要塞,附有地图。
3、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
4、顾炎武一生还写了三百七十卷著作,以《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为三大著作,顾炎武本人也被当代历史学家评为两千年中七十二位伟人之一,而千灯镇就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诞生的地方。
5、《山东肇域志》载:“《禹贡》: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又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6、十四岁入复社,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7、《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8、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亭林诗文集》等。
9、《肇域志》以引证宏博、兼收并蓄为特色,征引史料超过了《寰宇通志》和《明一统志》,摘引的明代及清初方志有不少今已失传,有的引书今仅存孤本或罕见本,有的引书的版本比现存本为佳,为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志书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
10、明代大地理学家、历史学家顾炎武倾一生于天文地理,对碣石山作了缜密详实的探究,在其所著《肇域志》中记述:“济南府海丰县有马谷山,即大碣石山。撰的《肇域志》中已有明白记述:“粤稽五典,已见三苗,及乎夏后殷周而降,或称万国来朝,而南方乃有百国,是为百濮:鄯阐国滇池,昆弥国大理也,田勾町国临安也,??国乌蒙也”。
11、邦畿千里13,维民所止14,肇域彼四海15。
12、⒂肇域四海:始拥有四海之疆域。
13、《肇域志》原稿本20册,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由许庆宗得到携至杭州,传凡四世。
14、第二部《肇域志》,是在“考利病之馀,合图经而成。
15、本书是顾炎武《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姊妹篇。
16、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17、孔颖达疏:“笺以肇域共文,当谓界域营兆,故转肇为兆。
18、关于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思考施肇域1 99 6年6月8日星期六第六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纲要》,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奋斗目标、改革开放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跨世纪重大建设项目等方面进行了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部署的衔接,不仅使第二步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进一步具体化和准确化,并把第三步发展战略的近期目标明确化了。
19、国内现存的《肇域志》全帙抄本,仅云南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存有。
20、中国方志既有起源早、持续久、数量大、层次全、资料富等特点,前代学者己早有顾及,清初顾炎武之撰《肇域志》,其主要参考即为数百种方志。
21、后来出现的《肇域志》抄本,大多是从蒋氏抄本转抄而成。
22、所著明代全国地理总志《肇域志》,初稿完成以来从未梓行,仅有少数抄本流传于世。
23、清初顾炎武在《肇域志》中说:“龙川以东,赵佗作令,故多倔强而焰淫;归善以西,苏轼谪惠,故渐好文而尚礼。
24、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
25、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肇域志》等。
26、顾炎武《肇域志》亦有类似记载。
27、其别有一编曰《肇域志》(13),则考索利病这馀,合图经而成者。
28、这一年起,他开始自历代史书、方志中,辑录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及地理沿革等方面的材料,倾注全力于《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的纂辑。
29、在他晚年时,他又将此书一分为二:“一为舆地之记,一为利病之书”,前者即《肇域志》,后者为《天下郡国利病书》。
30、在虎丘西南山麓有“虎丘十景”之一的西溪环翠,系唐代诗人陆龟蒙四十三世孙陆肇域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所建,1860年毁于兵火。
31、《肇域志》称,新田一名晋城。
32、因此,当时之商朝“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诗经?商颂》)。
33、域:《通释》:“肇域彼四海,域亦应读为有,言有彼四海地也。
34、据顾炎武《肇域志》记载:“绫:太原、平阳、潞安三府及汾泽二州俱出。
35、之后顾炎武游历北方,著书立说,先后完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书。
36、另外,还编纂了《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等重要书籍。
37、明代顾炎武在《肇域志》记载:“石门在州西平壤之中,石笋森密,周匝十余里,大者高百仞,参差不齐,望之如林。
38、,晚年开始撰写《肇域志》与《天下郡国利病书》二书,《肇域志》计三百十八万余字。
39、明初李柳西倡之阳信,刘世伟(引作文伟者误)和之,而清儒顾氏炎武《肇域志》,又复主之,考据格致后出者胜安见顾江诸名儒之实事求是,不愈于郦氏之凿空附会乎,郦氏沦海之说,闫若璩已引魏帝登碣石之说,以正其谬。
40、他著的《日知录》、《音学五书》、《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均为名作。撰有《肇域志》,有关各地沿革、建置、山川、名胜等资料皆归入之,有钞本流传。
41、肇域四海:始拥有四海之疆域。
42、宅殷土芒芒”毕竟虚空,不及“邦畿千里”之实在;“正域彼四方”只是商汤征伐四方事业的开始,而武丁时却是“肇域彼四海”,四夷来归,疆域至广。校徽主体结构由内圆和外圆组成,外圆是安阳幼儿师范学校的汉字和汉语拼音名称,内圆的图案是“安、幼)两个汉字的汉语拼音首个字母,以“玄鸟”为基本图形的变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它殷土茫茫。
43、1984年发起组织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发表多篇研究和整理古籍的文章,点校了顾炎武从未刊印的遗稿《肇域志》湖北部分、台湾《淡水厅志》部分遗稿和《平刚日记》、周素园《光明日记》部分遗稿,共10余万字,先后在《贵州文史丛刊》发表。
44、宅殷土芒芒”毕竟虚空,不及“邦畿千里”之实在;“正域彼四方”只是商汤征伐四方事业的开始,而武丁时却是“肇域彼四海”,四夷来归,疆域至广。
45、胡适做了一篇论文《说儒》,指出《诗经?商顷?玄鸟》诗中“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殷受命成宣,百禄是荷”,是歌颂商族中的一个伟人,但武丁之后无人有此武功,于是便将之作为“悬记”而安在了孔夫子的头上。
46、《肇域记》,巨平山在高柘山西四十里。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