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坐观成败:zuò guān chéng bài基本解释:[wait to see what will come of another’s venture; look on coldly;be a mere onlooker] 对于他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态度●详细解释: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态度。《史记·田叔列传》:“是老吏也,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 唐 王勃 《三国论》:“ 袁本初 据四州之地,南向争衡; 刘景升 拥十万之师,坐观成败。” 清 薛福成 《书合肥伯相李公用沪平吴》:“洋将恃功骄踞,缓则索重赏,急则坐观成败。”亦作“ 坐视成败 ”。《晋书·王敦传》:“臣备位宰辅,与国存亡……岂忍坐视成败,以亏圣美。”★◎ 坐观成败 zuòguān-chéngbài[wait to see what will come of another’s venture; look on coldly;be a mere onlooker] 对于他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态度★5 造句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 语义 坐观,坐视。坐视他人的成败,以便从中获利。 成语故事田叔见到战争开始,就想要在一旁等候,观看双方争斗是谁赢谁输,等到胜负已定时,再去联合胜利者,以便从中取利。 近义、反义词 近义词 袖手旁观,坐收渔利 反义词 置身其中,排难解纷 造句这件事他一直在暗中坐观成败,随时准备采取行动。 ★冷眼旁观他人的成功与失败而不参与。《史记.卷一○四.田叔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二一出》:「言朅囚既历艰难,誓雪耻肯坐观成败。」也作「坐视成败」。 目录★修订本参考资料:冷眼旁观他人的成功与失败而不参与。史记˙卷一○四˙田叔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二十一出:言朅囚既历艰难,誓雪耻肯坐观成败。亦作坐视成败。
1、书上闻,武帝曰:“是老吏也,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
2、如犹豫不断,欲坐观成败,岂推旦暮及祸,四海重责将有所归!
3、袁本初据四州之地,南向争衡;刘景升拥十万之师,坐观成败。
4、勿因贼盛而生推诿,勿因兵单而务自救,勿以小忿而不为应援,勿以偶挫而坐观成败。
5、筹谋,而竟默默无言,坐观成败……”元行钦等百余人都援刀截发,置发于地,以示忠诚。
6、胜败兵家常事,何必请罪?只是如今刘备大军攻我,曹军既已出骆谷、斜谷,为何按兵不动,坐观成败?可去一人催促他出兵。
7、崔浩传》:“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两虎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
8、桂阳之难,坐观成败,自以雍容汉南,西伯可拟。
9、之情,岂可坐观成败。
10、后岳信诸将言,欲保关中,坐观成败。
11、壁上观,即不插手,在一旁坐观成败。又作作壁上观。
12、过去这几个小厂各行其是,互相坐观成败,现在携手并进,互相合作。
13、】不插手,在一旁坐观成败。
14、过去这几个小厂各行其是,互相坐观成败,现在携手并进,互相合作。
15、杨嗣昌本人自可坐观成败,时刻准备去摘熟落的“桃子”。
16、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17、冯玉祥虽然已和奉张暗通款曲,但他确有坐观成败之意,他要看直军有了败兆才敢动手。书上闻,武帝曰:“是老吏也⑥,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⑦,有两心。
18、出处《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
19、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列宁1正义和邪恶的斗争,我们不能坐观成败,一定要捍卫正义。
20、继而各地诸侯豪强,眼见天下大乱,看到政府军对起义军的节节失利,对剿灭叛军的前途失去了信心,转而乃坐观成败,暗中养精蓄锐,观时待变,窥伺神器。
21、被齐王?檄,使起兵讨赵王伦,隆欲承檄举义,而诸子侄并在洛阳;欲坐观成败,恐为?所讨,进退有疑,会群吏计议。
22、O指坐观成败不插手。
23、上以为任安老吏,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合从之,有两心,与田仁皆要斩。
24、所以现在不用兵马劳顿,就能坐观成败,让两虎相斗而我们坐收长远之利,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25、今晚中韩排球队将展开厮杀,日本队则坐观成败。
27、杨嗣昌本人自可坐观成败,时刻准备去摘熟落的“桃子”。中国作家协会负责人翟泰丰、陈昌本、王巨才等出席了会议。
28、正义和邪恶的斗争,我们不能坐观成败,一定要捍卫正义。
29、纵得四方尽,宁同一腹尊,坐观成败者,安得不惊魂。
30、岂可拥甲十万,坐观成败,求援而不能助,见贤而不肯归!
31、今诸侯勤王,天下响应,公等独据一州,坐观成败。
32、正义和邪恶的斗争,我们不能坐观成败,一定要捍卫正义。
33、但是朝代兴亡和更替是有时机的,我每次看史书的时候,总是面对着书而感慨,对着历史事件而感到非常的郁闷.曾经尝试着评论一下:当初何进要是采纳郑泰的话不让董卓带兵进京,郭汜放弃了贾诩的计策而不报复王允,那么火烧洛阳之祸.关内尸横遍野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呢?而天子被迫出京落难在黄河边,不得已之下在曹阳露宿.百官饿死在墙壁之下,六宫在道路上流离奔波,都是由于何进的不明智及贾诩之言的过失啊.于是刘岱.乔瑁.张超.孔融等人大起义兵而天下响应.英雄们显示他们的骁勇.运用他们的智谋和才能,从而导致了海内沸腾,天下大乱.袁绍占据四州之地向南争雄,刘表拥有十万军队却坐观成败.小小的袁术却想称帝,而无能的公孙瓒只想保存易京的基业,最后公孙瓒穷困而死,而袁术也是忧愁而死.至于袁谭.袁尚兄弟二人不能同心.刘琦.刘琮也失去了荆州,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34、臣位列台司,忧责深重,不敢尸禄惜生,坐观成败。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