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骨葬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7
更新于

洗骨葬:xǐgǔzà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旧葬俗,死者葬后二三年,开棺洗骨,贮瓦瓶内再埋。清赵翼《陔馀丛考·洗骨葬》:“然又有洗骨葬者,江西广信府一带风俗,既葬二三年后,輒启棺洗骨使浄,别贮瓦缾内埋之……按,《南史·顾宪之传》,宪之为衡阳内史,其土俗人有病,輙云先亡为祸,乃开塚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祟,则此俗由来久矣。”

1、如贵州侗族实行洗骨葬,为了要等到本寨与死者同辈或同年出土的人全部死完,择期洗骨,同入土安葬,体现了这种葬俗的原始意义。

2、州志》卷1、卷63)因其葬至少二次,又名“二此葬”;检骨改葬之时必须用于布把骨殖擦干净,称为洗骸,故又称“洗骨葬”。

image.png

3、这种洗骨葬的习俗,事实上并不是汉族所固有的,而是环太平洋原始族中普遍分布的一种文化特质,广及中国大陆、东南亚和东北亚、南太平洋诸岛、以及南美洲北美洲。

4、有人将洗骨葬和火葬的葬具称作藏骨器或骨灰瓮,以区别于一般瓮棺。

5、洗骨葬顾名思义,是先洗涤骨殖,然后再入土埋葬。

6、这种二次葬,亦称为“洗骨葬”或“捡骨葬”。

7、旧时洗骨葬多在家道中落、家中有人生病时举行,并视现实情况的需要还要举行多次洗骨葬,就像《贵州通志?苗蛮》中所说的竟要“洗刷至七次乃止”。

8、直到今日,我国的许多地区和民族依旧流行洗骨葬。

9、这种洗骨葬洗骨次数多达七次。

10、指人死后以棺木殓尸,若干年后,待死者肉体腐烂,再开棺捡骨,将骨骸用水或稻谷、树叶等擦洗干净,重新翁棺安葬,也称洗骨葬或捡骨葬.。

11、洗骨葬即二次葬。

标签: 洗骨葬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洗骨葬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5873.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