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瓯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65
更新于

越瓯:yuèō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越窑所产的茶瓯。唐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诗:“蒙茗玉花尽,越甌荷叶空。”唐韩偓《横塘》诗:“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甌犀液发茶香。”宋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江水对煎萍髣髴,越甌新试雪交加。”参见“越窰”。

1、越瓯之名由“越”和“瓯”两字组成,从词汇组合方式看,明显属偏正结构。

2、孟郊的诗更令人想象无穷:“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茶品完后的青瓷如荷叶。

3、郊寒岛瘦”的苦吟派诗人孟郊,独嗜蜀茶,当他身边“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时,急如星火地向在朝廷当官的朋友呈诗“乞茶”:“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

4、的重点工程,也是浙江甬台温高速公路跨越瓯江的特大桥。

5、弄不清楚越瓯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称之越瓯。

6、其中段庆节《乐府杂录》中载唐大中初时乐师郭道源用“越瓯、邢瓯十二,旋加减水,以盘击之,其音妙于万方。南青北白瓷质极佳,晚唐时代,击瓯作乐风靡,

7、麝煤“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液发茶香。

8、2004年早春,丽水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满怀激情策划穿越瓯江,试图全面挖掘瓯江所孕育的独特文化和人文精神。

9、据《乐府杂记》云乐师郭道原“以越瓯、邢瓯十二,施加减水,以筋击之,其音妙于方响。

10、2004一年春季里连绵阴雨之后的一个晴天,丽水电视台《穿越瓯江》采访组一行从龙泉市小梅镇出发,经过两个多钟头的汽车旅程,终于来到位于锅帽尖山脚下的南溪村,然后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向瓯江源头锅帽尖行进。

11、宋罗泌《路史》记载越瓯诸国中有:“越瓯”谓在合浦洛黎县。

12、听风声于屋头,对孤灯于天曙,其坚志苦思为何如也,自是得执子婿之礼,从登庐阜,涉彭蠡,过洞庭,望九疑,宦游江淮湖湘,吴越瓯闽间,不惟口传心授于师门,愈久而愈博。

13、它是用陶瓷土制成的乐器和器皿进行音乐演奏,并以“越瓯”为主奏乐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14、唐韩?《横塘》诗:“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液发茶香。

15、全器宛如出水荷叶,托着怒放的荷花,“越瓯荷叶空”之句,生动地写出了荷花形的造型。

16、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载《全唐诗》1719页)。

17、即如自己之迁离皇邑,远赴越瓯,虽已成行,犹“怀旧”而“不发”,这也正是情不自禁,“易为盈”的表现。

18、形势空沧海,江山占越瓯,问天无谢句,搔首但悠悠。

19、例如孟郊(751?814年)诗句:“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即是。

20、第一次听到“越瓯”或见到“越瓯”两字,许多人会觉得茫然和不懂。

21、唐代顾况《茶赋》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皮日休《茶瓯》诗有“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之说;韩?《横塘诗》则云“越瓯犀液发茶香”,这些诗都赞扬了翠玉般的龙泉青瓷茶具的优美。

22、唐代顾况《茶赋》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瓶”;皮日休《茶瓯》诗有“邢客与超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之说;韩?《横塘诗》则云“越瓯犀液发茶香”。

23、这份感觉只有从几百里远的高山源头一路下来才会有真切体悟,穿越瓯江确实不容易。

24、《穿越瓯江》是丽水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同志们的心血结晶。

25、其实,只要有点历史知识,稍懂点陶瓷文化,将“越瓯”两字拆开分析,也就不难理解。

标签: 越瓯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越瓯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6445.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