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赏接:shǎng jiē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赏识并延请。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摄摩腾》:“ 腾 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 雒邑 , 明帝 甚加赏接,於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 汉 地有沙门之始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杜诗命意》:“按 杜 之旨,本谓技艺倡优,不应蒙人主顾眄赏接,然使政化如水,皇恩若神,为治大要,既无可损,则时时用此辈,亦亡害也。”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时余以纔逾弱冠之青年,掉鞅文坛,略有声誉,宜为 梦坡 所赏接。”
1、引纳文学之士,赏接无倦,恒讨论篇籍,继以文章。
2、宫体诗产生于六朝梁代大通年间,其名起于简文帝萧纲:“(简文帝)弘纳文学之士,赏接无倦…雅好赋诗,其自序云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帝文伤于轻靡,时号‘宫体’”。
3、萧纲喜好文学,招纳文士,庾肩吾和徐□、刘孝威等同被赏接,又受命抄撰书籍,当时号为高斋学士。
4、难道这说明了,福柯,阿尔都塞以及拉康赞赏接受现状的态度,犬儒主义的态度,以及不问是非的态度吗?
5、教育不二法门包容欣赏接受关怀
6、教育不二法门包容欣赏接受关怀。
7、如《刘勰传》所说“昭明太子爱文学,深爱接之”;《简文帝纪》所说的“引纳文学之士,赏接无倦,恒讨论篇籍,继以文章”等。
8、王好文学,为太子,开文德省,招纳文士,与刘孝威、江伯摇、孔敬通、申子悦、徐?、徐?、王囿、孔铄、鲍至等十人同被赏接,又受命抄撰众籍,丰其果馔,号为“高斋学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