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佞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87
更新于

邪佞:xié nì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奸邪,伪善。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 莽 既不仁而有邪佞之材,又乘四父歷世之权。”《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昪》:“ 景 以 冯延巳 、 常梦锡 为翰林学士……而 延巳 等皆以邪佞用事, 吴 人谓之‘五鬼’。” 明 方孝孺 《春风和气堂记》:“或用之而参以邪佞之人,虽欲为春,不可得也。”2. 奸邪小人。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上》:“今宜斥退邪佞,投之四裔;引纳方直,令在左右。”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太学博士 石介 ,因作《庆历圣德颂》,其词太激,邪佞切齿。”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察邪佞,护善类。”★奸邪小人。《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

1、史载:“章宗特旨宣问,璋奏正纲纪、近忠直、远邪佞数事,上嘉纳之”。

2、奉命详定制度,琚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

3、浙等党为代表的邪佞之臣,引

4、与暴雨横祸、神患三人合创「神妄邪式」,外表邪佞,声音尖锐张狂,性情阴险躁戾,身穿一袭黑白法袍,手持黑色邪篓,专门饲养毒物,为神患之死寻仇而来。

5、此镇纸之造型应为古代传说中的獬豸,《晋书?舆服志》记:“獬豸,神羊,能触邪佞。

6、《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南朝梁皇侃义疏:“枉,委曲邪佞之人也。

7、原始要终,存亡之绪,或君骄佚,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不顺轨。

8、王逸注:“邪佞杂乱,来并居也。

9、陛下倘斥逐邪佞,亲附忠良,蠲削狐疑,敷陈政化,使君臣无二,天下归心,则窥边之戎,不足为患,梗命之寇,将复何忧,偃武修文,其则不远。

10、有司可修案旧典,祗行六事:圄犴淹枉,随速鞫决;庶尹废职,量加修厉;鳏独困穷,在所存恤;役赋烦民,咸加蠲省;贤良谠直,以时升进;贪残邪佞,即就屏黜;男女怨旷,务令会偶。

11、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上》:“今宜斥退邪佞,投之四裔;引纳方直,令在左右。

12、皇上宜奋乾纲,修刑政,疏远邪佞,颛任忠良,庶可消弭灾变以为祯祥。

13、伏以太子初建,养德春宫;诸王在藩,饬躬朱邸:并请远去邪佞,亲近正人。

14、两京上空有黑气笼罩,此乃邪佞聚集、变生不测的预兆,”穆先生正容道,指了指漆黑的天幕,“白帅此去,只怕会有灾祸。

15、所共立事者,皆邪佞之徒,惟竞荣利,无深谋远略。

16、《易?萃》“顺以说,刚中而应”三国魏王弼注:“但顺而说,则邪佞之道也;刚而违於中应,则强亢之德也。

17、高祖览之曰:“无逸当官执法无所回避,必是邪佞之徒,恶直丑正,共相构扇也。

18、此盖奸人自谋利于苟悦,而柄任之臣欲专权自肆以成己志,遂误陛下放斥忠直,进用邪佞,忠词杜绝,谄誉日闻。

19、今则谏臣虽设,言路不通,药石之论不达于圣聪,而邪佞之徒取容于左右。

20、《月下留丹灶》诗序:“吾知挟邪佞以冒进者,亦当胆栗自废,岂俟图鼎然犀而后辨?妖之诡态哉!

21、它被认为是无益甚至邪佞之事。

22、こうした基煕の関東接近を憎んだ霊元上皇は、下御霊神社に呪詛の願文を自ら認め(霊元院宸筆御祈願文)、その中で基煕を「私曲邪佞の悪臣」と悪し様に罵っている。

23、朋党相扇,货贿公行,纳邪佞之言,杜正直之口。

24、践扬清峻,而贪权固宠,不远邪佞之流,以至赤族。韩愈一些近体诗也写得很好,风格清峻,意味隽永。

25、宋王?《仁宗皇帝加上徽号册文》:“尔乃简拔俊贤,放远邪佞,宥恕刑狱,怀保鳏寡,赏不徇所私,罚必当於理。

26、看着她目光凶悍,却敌不过自己的力道只能恶狠狠地盯着自己发泄,君墨辰嘴角勾起一丝邪佞的笑容,咬牙说道:“丫头,你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女人!”。

27、奸吏乃敢作此,其考竟友以惩邪佞。

标签: 邪佞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邪佞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6628.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