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柳腔:liǔ qiāng 基本解释: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青岛及附近地区。●详细解释: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青岛及附近地区。★一种民间小唱的腔调。由本肘鼓演变而成。其乐调细腻柔和,悲调凄凉哀怨,花调欢快活泼。唱腔的板类有慢板、快板、原板、二六、南锣、娃娃等。其特点为慢板和快板后,均有器乐过门垛子,以唢呐吹奏。
1、其中,对柳腔源流演变的梳理和对剧本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
2、楼前青雀,噪几声榆叶;亭院流莺,发千啭柳腔。
3、专业剧团的成立,使柳腔这朵土生土长的戏曲之花越开越艳。
4、为柳腔向其它剧种学习创造了条件。
5、青岛解放前夕,柳腔艺人的活动已渐销声匿迹。
6、书法、绘画、柳腔戏、泥塑、舞蹈、秧歌等民间艺术常盛不衰。
7、清咸丰七年(1857年),棘洪滩开始有人清唱柳腔。
8、19岁时,他在柳腔戏曲舞台上崭露头角。
9、较高的柳腔艺人。自幼随父李元林学习河北梆子、柳腔、茂腔。
10、她7岁时在青岛随父亲学唱茂腔,后来也唱柳腔,擅演青衣、花旦。
11、柳腔名称的确定时间,比茂腔早100多年。
12、听柳腔大戏、看村民扭秧歌,买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品尝地方传统小吃,金口妈祖民俗文化节还原了400多年前的民俗,让游客们大开眼界。
13、开始后,柳腔剧团被迫停止活动。
14、据了解,村里成立这个柳腔剧团已经有5年多时间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是“柳腔迷”,每当农闲、逢年过节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切磋”技艺。
15、1959年6月,金星柳腔剧团改名为青岛市柳腔剧团,并转为国营。
16、这对柳腔的传播交流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促进作
17、在登台演出时,也一改柳腔专工文戏的传统,增加部分武打剧目。
18、伴奏:柳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四胡和唢呐,用四胡给柳腔伴奏听起来格外悠扬婉转,唢呐是吹垛子用的。
19、2003年,村里成立了柳腔剧团,由两委投资6万多元,共有人员30多人。
20、也显示了柳腔这一民间艺术极强的生命力。
21、王家十三代子弟还出过一个超级戏迷,柳腔、京剧样样都会。
22、1942年回青岛,兼唱柳腔。
23、至1966年5月,青岛市柳腔剧团共排练演出新剧目87出,其中现代戏23出。
24、柳腔的传统剧目有上百出,以“四京”、“八记”为主。
25、的剧目和柳腔的《赵美蓉观灯》。
26、1920年春,社区里就有柳腔戏班子,演出《赵美蓉观灯》等传统剧目。
27、柳腔进入青岛是在20世纪初。
28、1938年后,柳腔老艺人刘作连领戏班来青岛演出,并在东镇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
29、一提起即墨柳腔,肯定会有许多人情不自禁地引吭哼唱起来。柳腔在发展及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孙增基是关键的一个人物。
30、柳腔的传统剧目与茂腔基本相同,不少老艺人都能兼唱茂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