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树萱:shùxuā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种植萱草。萱草,俗名忘忧草。《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毛传:“諼草,令人忘忧。”陆德明释文:“諼,本又作萱。”后以“树萱”为消忧之词。南朝宋鲍照《代贫贱苦愁行》:“空庭慙树萱,药饵愧过客。”唐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诗:“託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宋晏殊《中园赋》:“若其愈疾栽菊,忘忧树萱。”★种植萱草。萱草,俗名忘忧草。《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陆德明释文谖,本又作萱。后以树萱为消忧之词。

1、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从师著名花鸟画家李端善、李树萱、人物画家李大成等。
2、所著有《树萱草堂集》、《李贺诗注》、《山海经注》、《三山志》等。
3、壶教贤明,不替树萱之慕。
4、陈树萱向刑部提出了将俞鸿图处斩的意见,刑部同意并报雍正审批。
5、后以“树萱”为消忧之词。
6、党组织为大革命时期加入共产党的韦树萱、巩希程、商周臣、王雪亭等有影响的人士安排了教师职业,借助他们的影响,发动农民,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县东沿渭河一带的农民运动如烈火燎原一般迅速开展起来。
7、在李浚之的引荐下,女儿李树萱十四岁(1927年)加入由周养庵、金城主办的中国画研究会。
8、吴树萱,字寿庭,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9、祖父死了后,叫做王父,父亲在日,又号严君;父母都康宁,比方椿树萱草,一齐茂盛,子孙都发达,譬如芝兰玉树,一起吐露芬芳。
10、置酒奉亲宾,树萱自怡养。
11、的编者在收录此诗时,删去了《树萱录》关于其事的记载,题其作者为“湘驿女子”。
12、树芝官至平越知府,树萱官至户部侍郎。
13、非关不树萱,岂为无杯酒。
14、且欲同树萱之意,聊自忘忧。
15、纳贿行私,命侍郎陈树萱按鞫,得实,鸿图坐斩。
16、官道应攀柳,家庭已树萱。
17、要和周围人融为一体,须注意以下几点:爱晚书画学会办画展由吴运铎等发起创办,由孙毅等任名誉会长的北京爱晚书画学会,1 0余年来会聚了李方白、李树萱、何镜涵等百余位老书画家。
18、再次是家庭经济:“空庭惭树萱,药饵愧过客。
19、康树萱,1958年生于辽宁省铁岭县,满族,1997年入党,1982年7月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木工机械设计专业。
20、《树萱录》:番禺诸郡,多以青羊毛为笔。
21、宋晏殊《中园赋》:“若其愈疾栽菊,忘忧树萱。
22、有树萱堂、晚晴轩二集。
23、《树萱录》云:“杜工部诗,世传骨气高峭,如爽鹘摩霄,骏马绝地。
24、《代贫贱苦愁行》:“空庭?树萱,药饵愧过客。
25、郑樵所讥以《树萱录》入农家者,殆於近之。
26、十二年三月,雍正帝派户部侍郎陈树萱前往河南会同山西、河南的河东总督审理俞鸿图案件。
27、树萱,语出《诗?卫风?伯兮》:“焉得谖(即萱)草,言树之背。
28、韦道敏(1892~1969)字树萱,壮族,中渡镇马安村常安屯人。子树芝、树萱,圣祖时,以诸生召见,令随鹏年校书内廷。
29、唐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诗:“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30、在李浚之的引荐下,女儿李树萱十四岁(1927年)加入由周养庵、金城主办的中国画研究会。”1941年10月,被转押到贵州息烽监狱,曾同谭沈明一起,发动难友与监狱主任周养浩作斗争。
31、另有树萱斋,壁嵌许多颇有价值的碑石。
32、赵树萱,微生物学专家。
33、乾隆元年,复举博学鸿词,以与举主陈树萱有同姓嫌,报罢。
34、书内人物绣像由李浚之的女儿李树萱按照清代张士葆作的《云台三十二将图》摹绘。
35、的故乡,他的《清画家诗史》、《阅微草堂砚谱》等诸多著作流传于世,其子李树智、女李树萱都是著名画家。
36、都转录了《树萱录》的记载。
37、(枕湖)及二舅李树智(晴湖)、母李树萱(冷云)影响修习国画。
38、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果瓜?藕》:“《树萱?》:‘白苹洲白衣女子吟曰:藕隐玲珑玉,花藏缥缈容。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