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寇攘:kòurǎ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劫掠;侵扰。《书·费誓》:“无敢寇攘,踰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有常刑。”孔传:“军人无敢暴劫人。”宋岳飞《奏乞复襄阳札子》:“今外有金敌之寇攘,内有杨么之窃发。”2.引申指由兵匪劫掠侵夺所造成的祸乱。宋曾巩《明州谢到任表》:“赖上威灵,致寇攘之熄灭;属时休庆,获稼穡之丰登。”
1、《明州谢到任表》:“赖上威灵,致寇攘之熄灭;属时休庆,获稼穑之丰登。
2、遂使游惰实繁,寇攘未息。
3、《尚书?费誓》:“无敢寇攘,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
4、募天下骁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非有良将以御之,而谋变者辄败;聚天下财物,虽有文籍,委之府史,非有能吏以钩考,而断盗者辄发;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而寇攘者辄得。所以贤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够奉养他们的父母,下足够养活他们的妻子孩子;遇上好年成终身饱暖,即使是凶年饥岁,也不至于饿死;然后要求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所以老百姓也就容易服从了。
5、募天下骁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非有良将以御之,而谋变者辄败;聚天下财物,虽有文籍,委之府史,非有能吏以钩考,而断盗者辄发;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而寇攘者辄得。
6、夷落未化,寇攘孔多。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