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敲扑:qiāop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敲扑”。亦作“敲扑”。鞭打的刑具,短曰敲,长曰扑。亦指敲打鞭笞。《文选·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李善注:“臣瓚以为短曰敲,长曰扑。”《史记·陈涉世家褚少孙论》引作“敲朴”。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道帙长殯,法筵久埋;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清戴名世《李月桂家传》:“吾不忍民之死于敲扑也。”辕孙《露西亚虚无党·绪言》:“受其敲扑而不知痛,受其压制而不知苦。”★"拼音:解释:1.亦作""敲扑""。"
1、戴名世《李月桂家传》:“吾不忍民之死于敲扑也。
2、前任官悉置不理,而追呼敲扑如故。
3、>》:“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4、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
5、狱持即泥耳笼头,枷研楔毂,折胁签爪,悬发薰耳,卧邻秽溺;宿囚即昼禁食,夜禁寐,敲扑撼摇,使不得瞑。
6、十四年,密疏言:“闽疆褊小,自二贼割据,诛求敲扑,民力已尽,贼势亦穷。
7、《贾谊?过秦论》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8、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韩方》:“各州县如数取盈,甚费敲扑。
9、龙阳濒洞庭,岁罹水患,逋赋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
10、有部使者怙势作威,侵刻下民,衡不忍以敲扑迎合,投劾于府,拂衣而归。
11、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12、《过秦论》有言:“及至始皇……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首系颈,委命下吏”。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始皇“威振四海”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3、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4、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15、始皇帝从此“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6、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