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愤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7
更新于

忠愤:zhōngfè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忠义愤激。《魏书·刁冲传》:“冲乃抗表极言其事。辞旨恳直,文义忠愤。”宋李如箎《东园丛说·书说》:“唐杜工部更天寳之乱,作诗独出忠愤,措意甚深,而用事不苟。”明杨慎《岁享旌忠庙碑记》:“以身殉城,以死勤事,忠愤之气,凛然千载。”章炳麟《杂感》诗之一:“羣公辛苦怀忠愤,尚忆‘扬州十日’不?”

1、当此危疑震撼之时,杞忧忠愤两不能禁,是以卅余年来,不惮心力交瘁,不顾忌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欲使天下人于中外情形了如指掌,勿为外人所侮耳。

2、他读完奏章说:“臣忠愤所激,鼎镌不避,何辞于谪。

3、其《南昌行》亦足以发其忠愤激烈之思。其诗多为忧国忧民、满怀忠愤爱国感情。

4、抑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耶?

5、词中写道:“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image.png

6、而吕建福却如此不同,他不是对特权横行漠然视之,而是“忠愤气填膺”,怒向“刀丛”觅正义。

7、韩世忠愤怒地对他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8、为陈东等辩护说:“士民伏阙诟骂大臣,发其隐慝,无所不至,出于一时忠愤,非有作乱之心,无足深罪。

9、张孝祥是一位坚决主张抗金而两度遭谗落职的爱国志士,“忠愤气填膺”是他爱国词作的主调,而在屡经波折、阅尽世态之后,也写了一些寄情山水、超逸脱尘的作品。

10、忠愤激烈,指陈当时之事无所遗。

11、旁座见霁云忠愤,也为泣下。

image.png

12、无兵不足深虑,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此在一方面乃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却便利了掌权的中央豪门士族扩展其势力,他们控制地方乃至中央的选官制度,而那些官居卑位或不居官的地方世家大族却日趋衰落。

13、在这里,可以体会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而那“有血都成泪”、“冤愤刻肝脾”,也正是作者有志难展、报国无门的忠愤。

14、当然也有批评家反对这种一偏之见,说“忠愤”的诗才是陆游集里的骨干主脑,那些流连光景的“和粹”的诗只算次要。《青楼集?序》载:“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弄风月,流连光景。

15、传》:“举忠愤激发,甘死如饴,而朕以小丑跳梁,

16、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17、不胜忠愤恳切之至。

18、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19、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

20、张世忠下马步战,箭及火药用尽,俺答军四面围杀,张世忠愤呼:“我军被围苦战,诸将竟不相援,国宪天刑宁汝逭耶!

21、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

22、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23、示例举忠愤激发,~,而朕以小丑跳梁,

24、伐蔡,尔在行间,致命奋身,挑战当寇,忠愤所感,卒获生命。

25、考光本传,光值国步阽危之时,忠愤激发,所措置悉有成绪。

26、是以在廷文武及宿卫军士忠愤激发,不暇顾忌,捶死三人。

27、卷五云:“徽宗此行,谢克家作《忆君王》词”,“忠愤郁勃,使人出涕”。

28、国变之后,寂寞一楼,足不履地,其忠愤不减文山,第不遭柴市之惨耳。

29、之邦’的美称,”杨成绪继续下说广大听众饶有兴味。考光本传,光值国步阽危之时,忠愤激发,所措置悉有成绪。

30、“忠愤”也正是这部诗文总集的主要指导思想和编选标准。

31、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

32、罗贯中:“一日抒忠愤,千秋仰义名。

33、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34、《论湖南应办之事》:“乃从而摩激其热力,鼓厉其忠愤。

35、等江西士人“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如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36、尝作《君可思赋》,以抒忠愤。

37、石文进善于用兵,常激励士卒,要他们“平时谐练军法,战时抱持忠愤,有此,战无不克”。

38、立朝慨然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

39、《词统》云:“忠愤之气,拂拂指端。

40、擅恣威权,冲乃抗表极言其事,辞旨恳直,文义忠愤。

41、存节忠愤弥笃,未尝言病,料敌治戎,旦夕愈厉。

42、(陶翁之志非它,忠愤而已

43、义烈庙会年年有,今年庙会胜往年。崔公忠愤义烈,形于清辞。

44、乃树“忠愤”帜,誓复仇,贼惧,退屯八十里。

45、语气平和,但忠愤抑郁之气仍勃勃于言意之表。

46、后人有诗叹曰:“一日抒忠愤,千秋仰义名。

47、词:“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

48、明初朱棣夺政,黄子澄等江西士人“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如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49、织者的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厌恶,跃然纸上。

50、这首词看似超脱、“安分”,实则于啸傲烟水中深寓忠愤抑郁之气,内心是极不平静,极不安分的。

51、这种“忠愤”正是爱国主义在甲午战争时期的具体表现。岳飞被害后,韩世忠愤然辞官,与梁红玉归隐杭州西湖。

52、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53、史称:“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54、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

标签: 忠愤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忠愤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771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