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养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11
更新于

失养:shīyǎ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不能奉养父母。明杜岕《客中忆家大人》诗:“愁容兼白髮,忆昨送儿行。失养七旬外,计归三月程。”

1、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若心阳阻遏,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可见心动悸、脉结代,尤其是真心痛伴脉结代,如不及时发现,正确处理,甚至可致晕厥或卒死,必须高度警惕。

2、面瘫,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面部脉络,以致局部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致。

3、视神经萎缩症属肝肾阳虚、心营亏损、脾肾阳虚者,均由精亏血少,或阳气不足,视神经失养所致,因此应针对性地选择滋补心、肝、脾、肾或助脾肾阳气的膳食,如鳖肉汤、龙眼肉粥、附子烧狗肉等,以达到补虚固本的功效,并且还要配合通络开窍药物,以启闭郁之玄府,发灵明之神光,但不宜过食伤阴化燥的食物。

4、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液亏则虚火上灼,咽喉失养而嗌干。

5、则生风生燥,肌肤失养,以致皮生白屑、头发焦枯脱落而成。

6、由于肾虚,肝木失养,加之脾胃虚弱,脾虚则肝不荣,故横逆难制,遂成肝风,而出现行走摇摆呈鸭步状。

7、头眼部外伤,或肿瘤压迫,致脉道瘀阻,玄府闭塞;情志抑郁,肝气不舒,玄府郁闭;心荣亏损,目窍失养,神光衰竭;肝肾两亏或禀赋不足,精血虚少,不得荣目,致目窍萎闭;脾肾阳虚,精微不化,目失温养,神光渐失,而致青盲。“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富贵者膏粱自奉贫贱者藜藿苟充;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膏粱自奉者脏腑恒娇,藜藿苟充者脏腑恒固;曲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陋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难干。

8、肝肾虚损、阴损及阳、目窍失养是其基本病机。

9、血虚则心神失养,火盛扰乱心神均可致失眠。同床共枕不乱心。

10、如肾精充盛,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如肾精不足,髓海失养,则双耳失聪,行动迟钝,给人以早衰的感觉。

11、颤震是因内伤或其他慢性病证致脑髓及肝、脾、肾受损,肌肉筋脉失养失控,发生头身肢体不自主地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

12、阴虚血少,瞳神失养则视物昏朦。

13、1)外因感受六淫之邪,如感受湿热或暑热之邪,热盛伤津,百脉空虚,筋脉失养,致手足不

14、【辨证】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15、湿热浸淫:岁气湿热行令,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湿热之邪浸淫经脉,痹阻气血,筋骨失养而致本病。

16、中医理论认为:面瘫一证,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治当通经驱邪。

17、证候分析:胃阴不足,龈口失养,虚火灼损,故见口舌干燥,饥不欲食,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病属正虚不足,故患处无疼痛或轻微疼痛。

18、证候分析:病久元气衰惫,肝肾精血亏损,目窍失养,神光衰微,故视力减退。

19、津亏则大肠滋润失养,使肠道干槁,便行艰涩,所以称为虚秘。

20、先天肾阳不足,或后天失养,大病久病,戕伐肾阳,或寒邪外袭,损伤肾阳,均可使精液寒凝,不得液化。

21、证候分析: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饮食失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喉核失养,邪毒客于喉核,托毒无力,故咽部干痒不适;咽干不欲饮,口淡、纳呆、咽痒,少气懒言,四肢倦怠,形体消瘦,清阳不升,气机不利故有异物梗阻感、咳嗽、脘肢痞闷、易恶心呕吐等;小儿乃稚阴稚阳之驱,胃气尚未充实,加之病久未愈,更损脾胃,脾胃中焦不健,更易反复发作,且后天生化匮乏,故小儿可伴见鼾眠、吞咽不利、反复发作、纳呆、头昏痛、发育迟缓等。

22、这些公房现状较差,多属于老旧房子,部分房子因为质量较差以及设施设备失修失养,影响到居民的正常居住使用。

23、中年妇女由于胎产、哺乳,数伤于血,肝肾失养,常出现月经不调、胎前产后诸病。

24、②病机:久病伤及阴血,血虚生风,肌肤失养故干燥脱屑皲裂;血虚不能上濡头目,故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舌淡脉细皆为血虚之征。

25、中年妇女莫禁欲祖国医学还认为,长期禁欲,可致“经血淤阻、宗筋失养”,从而可“萎弱不用”。

26、或有痰湿之体,积年累月,阻滞气机,气不行血而瘀滞,痰瘀阻痹经脉,气血不运,肌肉筋脉失养而不能自主者为颤震。

27、面瘫(面神经炎)多由人体正气不足,经脉空虚,风邪挟痰乘虚入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致使气血痹阻,筋脉失养,经筋纵缓不收,而发生口眼歪斜,因此,其形成以虚、风、痰、瘀四者为基本病理基础,正气虚为病之本,风、痰、瘀为病之标。

28、脾虚失运,痰凝咽喉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水湿停聚,聚湿为痰,痰浊停凝咽喉,加之脾胃虚弱,化生不足,咽喉失养,无力驱痰,痰聚咽喉,不得散泄,发为喉咳。

29、气虚血阻,肝阴失养,脑海失养,颤振作矣。

30、明确指出了本病的病机为正虚气血不足,寒凝脉络,四末失养。

31、之所以取太冲治面瘫则另有其微妙机理,乃因面瘫得自外风,风邪入络导致面部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之机理。

32、肝肾阴虚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

33、肝主筋,血虚则筋脉失养,故肢体麻木,手足震颤;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则眩晕耳鸣,面白无华;血虚则魂无所安,故夜寐多梦;妇女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之脉,故月经量少,甚则闭经。

34、证候分析:素体阴虚,忧思积念,心火偏亢,经期冲脉气盛,冲气挟心火上逆,灼肺伤津,损伤肺络,以致经前期吐血、衄血,量少,色鲜红;阴虚精血耗伤,髓海失养,故头晕耳鸣;阴虚内热,故手足心热;虚热上浮,故颧赤唇红;虚热灼肺伤津,肃降失职,故咽干口渴,潮热干咳;阴虚精血亏少,冲任空虚,故月经量少或五月经。

35、湿热下注年老精血亏虚,阴窍失养,湿邪乘虚而入,或脾虚湿阻,与体内虚火相胶结,湿热下注而致带下、阴痒、淋证等诸病。

36、因血虚所致的厥证。失养,发为厥证。

37、江天览《妇女病自疗法》:“(风瘫)一名产痿,系冲任血虚,心脾失养,故宗筋放弛,不能束骨而利机关,四肢萎弱无力。同化力强和位置有利的定子在竞争过程中得到选择,因而它所确定的器官就比较健壮而获得进化;反之,就比较萎弱而趋于退化。

38、中医辨证,此属病久,肝血亏损,筋脉失养。

39、【主治】肝肾不足,气血俱虚,筋骨失养,手脚拘挛,十指甲痛,数转筋,甚则舌卷囊缩,唇青,面色苍白,不得饮食。

40、劳伤过度劳伤过度,伤及气血,气血不足,筋脉骨骼失养,四肢百骸及关节功能活动都赖于气血的温煦濡养,股骨头得不到充分血液供应,亦可造成骨质疏松,易发股骨头坏死。

41、喉痹指因外邪犯咽,或邪滞于咽日久,或脏腑虚损,咽喉失养,或虚火上灼,咽部气血不畅所致。

42、故脑髓、肝脾肾等脏腑的共同生理,保证了头身肢体的协调运动,若病及其中的任一脏腑或多个脏腑,筋脉肌肉失养和失控,则发生头身肢体不协调、不自主地运动而为颤震病。

43、江天览《妇女病自疗法》:“(风瘫)一名产痿,系冲任血虚,心脾失养,故宗筋放弛,不能束骨而利机关,四肢萎弱无力。

44、疏肝活血:“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可直接调节冲任血海之盈亏,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升,恶抑郁,忧思郁怒,抑郁不欢,则肝郁不达,气机失畅,气滞血瘀,而致冲任两脉失于条达,乳房失养,而致乳疾,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顺则血顺,气血通畅则冲任自调,瘀结自消,故疏肝活血亦可调冲任,陆师临床强调气血以通为用,常于活血化瘀方药掺以理气之品。

45、瘀血积结,气血不畅,故小腹有包块,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瘀阻脉络,肌肤失养,则肌肤少泽,且面色晦黯;瘀血内阻,津液不能上承,则口干不欲饮;瘀阻冲任,甚则血不归经,故经期错后,或淋漓不止。

46、海藏渭润肝燥,治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按:督脉为病,纯由精血大衰,络脉失养,以致脊强反折,谓为肝燥,未可厚非,然先天肾阴几于耗竭,大补肝肾真阴,恐亦难臻速效,细辛辛温,少少引经,以通阳气,虽无不可,然竟以辛之一字谓润肝燥,而视为此症主药,其弊何如,学者当自知之。

47、【病理】肝主筋,血虚则筋脉失养,故肢体麻木,手足震颤;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则眩晕耳鸣,面白无华;血虚则魂无所安,故夜寐多梦;妇女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之脉,故月经量少,甚则闭经。

48、目窍失养,则黑花渐生。

49、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不仅以表实无汗和表虚有汗分为刚痉、柔痉,并提出了误治致痉的理论,即表证过汗、风病误下、疮家误汗以及产后血虚、汗出中风等,致使外邪侵袭,津液受伤,筋脉失养而引发本病。

标签: 失养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失养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7913.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