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番宿:fāns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轮班值夜。《辽史·百官志一》:“武臣为宿卫,亲军为禁卫,百官番宿为宿直。”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即疾病,妇煮药,母尝而后进。夜则番宿递侍,衣不解带。”

1、【出处】:《辽史?百官志一》:“武臣为宿卫,亲军为禁卫,百官番宿为宿直。
2、府兵每年上番宿卫京师,部分驻守军事要地,战时凭符征调。
3、军人依均田令受田,免纳租庸调,平日生产,每年有一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出征,资装自备。
4、,分三番宿卫。
5、他一生以文字名世,最终因言获罪,此番宿命,似在其名字里也一语成谶。
6、方太祖时,以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为四怯薛,领怯薛歹分番宿卫。
7、在中央设十六卫,其中的十二卫为府兵的领导机构: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和左右金吾卫;又在全国范围设置“折冲府”;“十二卫”遥领天下657个折冲府,分领诸军府到长安上番宿卫的府兵,居中御外,卫戍京师,是府兵和禁军的合一。
8、〔赚煞〕则今日过津度州郡……托赖着俺祖公是番宿家门!
9、军人依均田令受田,免纳租庸调,平日生产,每年有一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出征,资装自备。出於贵戚为侍卫,著帐为近侍,北南部族为护卫,武臣为宿卫,亲军为禁卫,百官番宿为宿直。
10、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
11、汉有此官,秩二百石,选良家子孙任职,轮番宿卫,似郎中。
12、府兵分番宿卫京城,叫作上番。
13、质子军”人数约5000人,是由豪族子弟中选拔善于骑射者组成的一支卫戍部队,负责保卫皇帝安全,号称“御围内六班直”,分三番宿卫。
14、同时,又采用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寓兵于农,府兵在农时耕种、闲时练兵,轮番宿卫,或临时调遣。在《军制论》中,他提出了“寓兵于农”之法,强调不能尽驱民为兵,否则民怨沸腾,国事将不忍言矣。
15、保卫皇帝安全,号称“御围内六班直”,分三番宿卫。
16、夜则番宿递侍,衣不解带。
17、于和宁之北,封孛罗为御史大夫,授开府仪同三司典四番宿卫。
18、随着府兵制的衰落?卫士不再上番宿卫?飞骑全部出于招募。
19、平时负责管理府兵轮番宿卫诸事,战时经皇帝任命,率领从各府调集的府兵出征。
20、其次,继续改进府兵制,罢中外府,大选诸军将帅,改军士为侍官,扩充府兵来源,广募汉族子弟等充之,除其县籍,归于兵籍,兵民分治,由皇帝直接控制,负有更番宿卫和作战御侮之责,并日益与均田制结合,由兵牧合一的部落兵向兵农合一的封建兵制转化。
21、随着府兵制的衰落,卫士不再上番宿卫,飞骑全部出于招募。
22、当然,扈从行宫并不需要动员全体宫分军,只需其中的一部分,一般在万人左右,实行轮番宿卫。
23、设80宿卫,70散班,400箭筒士,以及轮番宿卫制度。
24、《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二》:“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于和宁之北,封孛罗为御史大夫,授开府仪同三司典四番宿卫。
25、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
26、辛酉,御史大夫孛罗、中政使尚家奴,并特授开府仪同三司,以典四番宿卫。
27、及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