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畏逼:wèi b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 畏逼 ”。亦作“ 畏偪 ”。惧怕。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畏逼天威,即罪惟谨,钳口结舌,不敢上诉所天。”亦作“ 畏偪 ”。1.威迫。 晋 潘岳 《杨荆州诔》:“ 吴 夷凶侈,伪师畏逼,将乘讎衅,席捲南极。”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非夫上取信於其君,下取信於其友,权近不疑於畏逼,我旅赖我以安全,其孰能如此哉?”2. 受胁迫。《新唐书·李石传》:“始, 训 注 乱,权归阉竖,天子畏偪,几不立。”3. 指胁从者。 唐 元稹 《祭淮渎文》:“不殄渠魁,不虐畏逼。”
1、吕,郄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2、况乘旧宠,挟前功,畏逼惧亡,以谋图身之举者,望其俯首就羁,不亦迂哉!
3、羡之等暴蔑求专,忌贤畏逼,造构贝锦,成此无端,罔蒙上,横加流屏,矫诬朝旨,致兹祸害。
4、三国魏阮籍《猕猴赋》:“鼷畏逼以潜身兮,穴神丘之重深。
5、当时五州之境皆畏逼从逆。
6、吕、?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7、鼷畏逼以潜身兮,穴神丘之重深。
8、《新唐书?李石传》:“始,训注乱,权归阉竖,天子畏逼,几不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