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荼罗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5
更新于

旃荼罗:zhāntúluó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梵语。义译严炽恶业。古印度种姓制度下社会地位最卑微的受压迫最深的阶层。晋法显《佛国记》:“举国人民悉不杀生,不饮酒,不食葱蒜,唯除旃荼罗。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印度四级种姓以外的贱民。梵语ca??āla的音译,为屠者、下姓之意。从事屠宰、除粪等工作。印度教徒视他们为不可接触者,甘地则改称为上帝孩子们」。其住处有特别的标志,而且均位于城外。《大唐西域记.卷三》:「命旃荼罗抉去其眼。」也作「旃陀罗」。

1、又作旃荼罗、扇提罗、旃提罗。

2、’又,《玄应音义》卷六云?‘旃陀罗,此言讹也,正言旃荼罗。

3、一般认为他是旃荼罗笈多二世的宫廷诗人,在世年代不晚于5世纪。

4、据《高僧法显传》所载(大正51?859b)?‘旃荼罗名为恶人。

5、(旃荼,梵语具云旃荼罗,华言严帜,又云屠者。

6、首陀罗,又译为旃荼罗,是印度种姓之一,颜色是蓝色,地位最低。

7、唯旃荼罗、渔猎师卖肉耳。

8、随着森林清除活动的进行,森林部落独立存在的范围自然日益受到限制,他们中的一部分以普克萨(Pukkasa)与旃荼罗Candala这样的名称将自己依附于雅利安人社会的边缘,构成那些终于成为受压抑等级的核心部分。

9、种姓制度中最低下、最受歧视的种姓是旃荼罗。

10、公元5世纪前后,东晋高僧法显去天竺求法,行经中天竺时目睹这种“屠者”的生活状况:“旃荼罗(即旃陀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唐突。

11、又说举国人民都不杀生,不饮酒,不食葱蒜,各处不畜养猪鸡,不卖牲口、酒肉,属于旃荼罗的渔猎师,则和一般人分别居住,可见佛教的教化,对当时社会生活已起了一定的影响。

12、……唯旃荼罗猎师卖肉耳。

image.png

标签: 旃荼罗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旃荼罗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8628.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