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流闻:liúwé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辗转传闻;流播。《后汉书·刘盆子传》:“吏人负献,輒见剽劫,流闻四方,莫不怨恨。”《新唐书·房琯传》:“始,邠以武将领刺史,故纲目废弛,即治府为营,吏攘民居相淆讙。琯至,一切革之,人以便安,政声流闻。”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盖其少年欲有所济於天下,而托之讽諭,冀以流闻宫禁,裨益时政。”2.指传闻之事。《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今即位十五年,继嗣不立,日日驾车而出,泆行流闻,海内传之,甚於京师。”

1、《枣林杂俎》无卷数,分逸典、先正、流闻、技余、名胜等类,为谈氏旧稿所辑而成。
2、以故箕敛刻削,工作无虚日,军民嗟怨,流闻于朝。
3、康有为赞扬他“临莅高雷,威惠流闻,我泽如春”。
4、使彼德靡加吾,而此善流闻,归重邦国,弘明远风,折冲於枕席之上,校胜於帷幄之内,倾敌而不以甲兵之力,保国而不浚沟池之固,信义感於寇仇,丹怀体於先日。
5、余一夕与云将泛小艇问其处,西山霞气蒸人,中流闻箫鼓声渺渺自空堕,回视春风楼如在蓬岛(10),而我辈已神仙中人矣。
6、自是二人宠幸,言无不从;而深秘之谋,往往流闻于外。
7、故大将军乘氏忠侯商所遗少女,有贞静之德,流闻禁掖。
8、未弭,或将吏不良,因缘讨捕,侵侮黎民,离害者众;风声流闻,震荡城邑,丘墙惧于横暴,贞良化为群恶,此何异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9、《新唐书?戴叔伦传》:“迁容管经略使,绥徕夷落,威名流闻。
10、陶无大臣忠慕之节,家庭侈靡,声妓纷葩,丝竹之音,流闻衢路,宜加放黜,以整王宪。
11、獬言:“今国用空乏,近者赏军,已见横敛,富室嗟怨,流闻京师。
12、慈惠之政,流闻远迩,感慕之至,形诸歌谣。
13、此外,氏姓流闻者,不可胜记,其大底皆以艳为基,不知歌之趣也。
14、出处《南史?刘孝绰传》:“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时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诵传写,流闻河朔,亭苑柱壁莫不题之。
15、《尚书?周书》等篇,也未见五服说,只在《康诰》中有“侯甸、男邦、采卫”的话,但揣其意,实指侯之甸、男之邦、采之卫而言,并不是“侯”,“甸”,“男”,“采”,“卫”各为一“服”。孝文皇帝感一缇索,蠲除肉刑……仁贤之政,流闻后世……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遇惩恶,难以闻远……郡为旧都侯甸之国,园庙出于章陵,三后生自新野,士要沾教化,黔首仰风流,自中兴以来,功臣将相,继世而隆。
16、自是北游京师,直至卢龙塞上,阐扬教律,羽流闻风骈集辇下。
17、歧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18、孝绰少有盛名,而仗气负才,辞藻为后进所宗,世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讽诵传写,流闻绝域。
19、无卷数,分逸典、先正流闻、技余、名胜等类。
20、对其任上的评价是:“绥徕夷落,威名流闻。
21、书中逸典、先正流闻等门对南明弘光朝的记载、明代典章制度及户帖式的真实记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22、藏界,取到酒杯旁,此处非君境,风流闻戒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