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琬琰:wǎn yǎ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琬圭、琰圭。《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孔 传:“大璧琬琰之圭为二重。” 蔡沉 集传:“琬琰,圭名。”2. 为碑石之美称。 唐玄宗 《孝经序》:“写之琬琰,庶有补於将来。” 宋 苏轼 《贺林待制启》:“箸书已成,特未写之琬琰;立功何晚,会当收之桑榆。”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写诸琬琰,播 狼胥 瀚海 之声;炳若丹青,掩 麟阁 云臺 之美。”3. 泛指美玉。《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琬音宛,琰音剡,皆玉名。”《淮南子·说山训》:“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 南朝 梁 刘峻 《辨命论》:“火炎 崐 岳,砾石与琬琰俱焚;严霜夜零,萧艾与芝兰共尽。” 唐 韩愈 《送穷文》:“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飫於肥甘,慕彼糠糜。” 明 杨珽 《龙膏记·觖望》:“花明宝鈿,光浮琬琰,是 广寒 仙媛,合配风流时彦。”4. 比喻品德或文词之美。 汉 东方朔 《七谏·自悲》:“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怀抱之内,吐琳瑯於毛墨之端。”《南史·刘遵传》:“文史该富,琬琰为心;辞章博赡,玄黄成采。” 元 邓文原 《奉题延祐宸翰诗》:“官联天府璇璣象,帝阐河图琬琰文。”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今倥偬之际,忽捧琬琰之章。”5. 玉液。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西王母 ﹞共玉帐之高会,荐清澄琬琰之膏以为酒。” 元 张之翰 《一字砚赋》:“以藉古锦,以盛蟾蜍,以滴琬琰。”★琬圭及琰圭。泛指美玉。《书经.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楚辞.屈原.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比喻君子的德性。《南史.卷三九.刘勔传》:「文史该富,琬琰为心,辞章博赡,玄黄成采。」
1、二百二今倥偬之际,忽捧琬琰之章,真不啻从天而降也。
2、宋梅尧臣《吴资政挽词》之二:“夜台埋琬琰,陇道刻骐?。
3、该书搜罗甚广,内容远比徐?编的《名臣琬琰录》丰富。
4、《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5、垂琬琰以光昭。
6、《龟台琬琰》一卷。第三四两句:“勋庸留琬琰,形像付丹青。
7、驳荦,杂?其间,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8、露坛装琬琰,真像写松乔。
9、纂焕嗣圣,体多拘捡,如彼??,乱其琬琰。
10、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范镇撰《石工部扬休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11、垂琬琰于千秋、芳规丕著。
12、诸公言诗,绝无唐风,其博赡者谓之义山,豁达者谓之乐天而已矣。”《南史?刘遵传》:“文史该富,琬琰为心;辞章博赡,玄黄成采。
13、盘石?崖,?岩倚倾,嵯峨??,刻削峥嵘,玫瑰碧琳,珊瑚丛生,?玉旁唐,??文鳞,赤瑕驳荦,杂?其间,垂绥琬琰,和氏出焉。
14、蔡沉集传:“琬琰,圭名。
15、千秋耀琬琰之辉。
16、《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18、携持琬琰(琬圭及琰圭。
19、南朝梁刘峻《辨命论》:“火炎?岳,砾石与琬琰俱焚;严霜夜零,萧艾与芝兰共尽。
20、既琬琰之为心复,玄黄而成采。
21、孔传:“大璧琬琰之圭为二重。
22、著述有《椒丘文集》44集,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周礼集注》7卷,《策府群玉》3卷,皆存目于《四库全书总自》,另有《勘处播州事情疏》,辑有《百将传续篇》、《勋贤琬琰录》、《宋元史臆见》、《文苑群玉》、《唐律群玉》等。
23、余而获窥全豹,欣兹琬琰之传,莫赞一词,聊作秕糠之导。
24、明杨?《龙膏记?觖望》:“花明宝钿,光浮琬琰,是广寒仙媛,合配风流时彦。
26、于是列髹(休)彤之绣桷,垂琬琰之文?。
27、宣宗尝善其所制霓裳羽衣曲,以为琬琰之器。
28、以此言之,士有怀琬琰以就煨尘者,亦何可支哉!
29、翟?在御,难忘十载之芳型;琬琰增辉,永播千秋之令誉。
30、以此言之,士有怀琬琰以就煨尘者,亦何可支哉。
31、驳荦(167),杂?其间(168),晁采琬琰(169),和氏出焉(170)。
32、图芳琬琰,以助旗常。
33、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