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72
更新于

朝廷:cháo tíng 基本解释:[imperial court;imperial government]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详细解释:亦作“ 朝庭 ”。1.君王接受朝见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邢昺 疏:“朝廷,布政之所。”《淮南子·主术训》:“是故朝廷芜而无迹,田野辟而无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阿房宫赋》:“先帝为 咸阳 朝廷小,故营 阿房 为堂室。”2. 指以君王为首的中央政府。《商君书·农战》:“今境内之民及处官爵者,见朝廷之可以巧言辩説取官爵也,故官爵不可得而常也。”《史记·汲郑列传》:“大将军闻,愈贤 黯 ,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 黯 过於平生。”《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 并州 牧 董卓 被徵,将兵入 洛阳陵虐朝庭。”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而我不飞不鸣亦何以,只待朝庭有知己。” 清 戴名世 《芝石记》:“然芝秉山川清淑之气以生,终不可谓非天下之瑞,特当此之时荐之朝庭,固不若其蒙翳於榛莽荒草之中也。” 柯灵 《香雪海·水流千里归大海》:“最使这个封建朝廷伤脑筋的,是不断从全国各地传来老百姓造反的消息。”3. 借指帝王。《东观汉记·朱遂传》:“至乃残食孩幼,朝廷愍悼。”《文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朝廷之於 伯通 ,恩亦厚矣。” 李善 注:“ 蔡邕 《独断》云:‘朝廷者,不敢指斥君,故言朝廷。’”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殿上金佛》:“朝廷每受朝时,置一金佛于寳座香案上,当其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难》:“方纔 香君 回家,也説朝廷偷走。”4. 朋友。《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皇帝缘心□□,便问 催子玉 :‘卿与 李乹风 为知己朝庭否?’ 催子玉 □□(答曰):‘臣与 李乹风 为朝庭。’帝曰:‘卿既与 李乹风 为□□(知己)朝庭,情分如何?’ 子玉 曰:‘臣与 李乹风 为朝廷已来,□□ 管 鲍 。’” 蒋礼鸿 通释:“‘知己朝庭’就是知己朋友,所以 催子玉 用‘ 管 鲍 ’来比喻他和 李乹风 的交情。”★◎ 朝廷 cháotíng[imperial court;imperial government]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借指君主时代的政府。 【造句】他因屡建奇功受到朝廷的重视。 ★君主办事听政的地方。 【造句】皇帝在朝廷接见各国前来进贡的使者。★君主视事听政的地方。《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他而今官大了,是翰林院大学士,又带着左春坊,每日就要站在朝廷大堂上暖阁子里议事。」君主时代的政府。《三国演义.第二回》:「朝廷加皇甫嵩为车骑将军,领冀州牧。」《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说什麽朝廷指日就要把八股全然废掉,又说什麽专考策论。」皇帝。《后汉书.卷六六.王允传》:「朝廷幼小,恃我而己,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听见前日辞朝的时候,他一句话回的不好,朝廷把他身子拍了一下。」

1、眼下的官員變聰明了,尤其是在朝廷不給土地而是換成單純俸祿以後,加上近乎每半個月壹次的巡查使明察暗訪,以及離任時評估好了給出的壹筆豐厚的獎勵。

2、同时,他们建议朝廷“置劝农判田,检户口、田土伪滥”;为了不加重百姓和朝廷的负担,建议不增加官员,“诸州长吏除当劝农,乃请少卿、监为刺史、合门使以上知州者,并兼管内农事,及通判并兼劝农事,诸路转运使、副兼本路劝农使。

3、后调任庆府丞,又补绍兴署府事,兼署上虞、诸暨二县,在朝廷对外官的考核中,以清廉的声望和卓著的政绩,被荐参加朝廷所赐的16人清廉宴,并升为金华知府,又补宁波知府。分派工部都水司主事,山东道,陕西道监察御史,吏科给事中,历巡东、西、南三城,天津、通州漕务,京通仓务,奉天府府丞,提督学政署府尹事,大仆寺卿,觉罗官学通政使。

4、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5、尚言:“朝廷官人以爵,禄足代耕,若事锥刀,我何爱爵禄,曷若为富大贾邪!

6、当年皇驾崩前,唯恐正德年少,易被奸人操控,或无力主持朝政不懂分辨忠奸,于是特令皇弟朱无视创立「护龙山庄」,权力可凌驾所有朝廷机构,并赐予先皇之「丹书铁券」、「尚方宝剑」,可以「上斩昏君,下斩谗臣」,给了正德一个最高特务机构,制衡东厂。

7、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京师发生大地震,宗彦上书朝廷请修理政事,当时神宗已不理朝政三十年,政务积驰,宗彦清理积弊修补废政,摄尚书事,在任六年中,忠于职守,“时望甚隆”;同年二月,群臣多推举宗彦为阁臣,遭齐党张延登等人反对,未果。

8、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今臣自循省,一无可取,乃与之同被选擢比肩并进岂不玷朝廷之举,为士大夫所羞哉!

9、鳌拜残暴好杀,他反对朝廷任用汉人,不肯改革满族落后的制度。

10、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从圣历以来,参与朝廷的表奏决策;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上官婉儿被任命为婕妤,在后宫用事,与武三思的关系十分密切。南大主音吉他手童苏辉获04年“冰力先锋杯”全国大学生乐队大赛“决赛优秀奖”;赵耶获得02、04年、06年全国吉他大赛“古典独奏决赛优秀奖”……….。

11、岳霆:男,近五十岁,贵为平遥王朝亲王,为人急功好利,一生为政治野心,图谋朝廷政权,心狠手辣不择手段,觊觎平遥王朝传世夜明珠,又染指弟弟岳狄的挚爱易水云后企图杀人灭口,残忍的纵火杀害易氏全家,与化身为柳朗月的水云结下血海深仇

12、太祖每出征讨,导恒居守,深为吏民所附,朝廷亦以此重之。而墓室就是为了来生而建造的永恒居所,也是通往来世的道路

13、其后,朝廷命官即使犯罪,也不必刺字。

14、他发现苛捐杂税太多,手续麻烦,民苦赋役,于是上奏朝廷,建议稍增田赋,免征苛捐杂税,使人民不感到赋役麻烦,国家也不减少税收。

15、我们这里欣赏到的严复行草书轴为纸本,纵85.2、横37.8厘米,没有干支纪年,从诗中“投策归来”句看,猜测自指向朝廷上“万言书”之事。

16、一时间,忠臣遭殃,奸臣当道,朝纲大乱,国无安宁。由于古时候朝廷昏庸,奸臣当道,残害忠良,百姓涂炭

17、李东阳出言不逊,想激怒阳明离开朝廷,阳明义正言辞地指责李东阳背叛先帝,沦为刘瑾走狗。

18、元胡三省注:“公服:朝廷之服。

19、多年的政治经验使袁世凯深知,朝廷砍掉的脑袋越多,其生存危机就越重,在这样的时刻“剿抚兼施”是唯一可行的策略。 

20、老先生屈尊亲临敝国朝廷,将

21、楚邦之法,禄臣享受俸禄的大臣再世再世,第二代而收地收地,朝廷收回封地,唯孙叔敖独在保留。

22、繁塔拆除过半,王气泄露罄尽,朝廷已无后顾之忧了。

23、于是朝廷专派公车征任皇甫规为泰山太守。

24、既然计吏的姓名补入朝廷禁军的缺额,只须拿出些筒竹布便贿赂得来,那么官职当然也可随意买卖了。

25、但读圣贤书,是真士子;但守祖宗之训,是真子孙;但奉朝廷之法,是真君子。”南朝梁江淹《遣使巡行诏》:“如其谠言嘉话,真士智才,亦依名腾上,随事均量。

26、又《申饬督辅三令疏》中,请求永历帝要严整朝廷法度,防止大臣擅权。

27、三班使臣、诸色选人不曾犯赃及私罪情轻者,许於兵部投状应试;无官人由朝廷命官保荐,也可应试。三班使臣、诸色选人不曾犯赃及私罪情轻者,许于兵部投状应试;无官人由朝廷命官保荐,也可应试。

28、当时仓库空虚粮食不够供给,朝廷下令按田亩加派粮税。

29、朝廷委派大使驻岛督理盐政征收盐税。

30、明日,大兵遂合,朝廷置而不问。

31、明?张居正《答巡抚张公守约书》:“闻公与之素雅,尤望同心共济,计安地方,以逭朝廷南顾之忧。

32、角抵戏”当时还是朝廷招待宾客的主要表演项目。

33、纠失检奸,并豫参朝廷大议。

34、怨恨惠王被护送回朝廷之后,送给虢公酒器玉爵而不送给郑厉公,又怨恨襄王帮助卫国和滑国,所以拘禁了伯服。

35、仲山甫赴齐去得急,早日完工回朝廷。

36、当时正藉战事严峻,文珠的父亲担心女儿的安危,于是便交托来栖回日本的途中,顺道护送文珠回首都西安,途中却要接受新任务,他要在返回祖国前杀掉这位同是精于剑术的前朝廷命官通缉犯校尉李。

37、1911年5月8日,清朝廷成立皇族内阁,显示出清统治者毫无立宪诚意,令各地立宪派大失所望

38、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城南大统寺》:“孝昌初,妖贼北侵,州郡失据,朝廷设募格于堂之北,从戎者拜旷掖将军、偏将军、裨将军。

39、后韶州牧侯敬中将此事奏于朝廷,上可其请,并敕额“宝林寺”。

40、朝廷的高级官员穿着绿袍服,他们头上戴冠,身穿宽袍大袖,腰配书刀,手执笏板,耳簪白笔,一个个神情严肃

41、不过你放心,本官定会如实上奏朝廷,为你请功受赏,升官进职,也是指日可待。

标签: 朝廷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朝廷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8834.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