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黜退:chùtuì 基本解释:[relievesb.ofhispost]削职;罢免官职黜退为民●详细解释:贬黜;斥退。《后汉书·孔融传》:“前者黜退,懽欣受之。”唐吴兢《贞观政要·忠义》:“贞观六年,授左光禄大夫陈叔达礼部尚书,因谓曰:‘武德中,公曾进直言於太上皇,明朕有克定大功,不可黜退云。’”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高东谿》:“宋高东谿先生登,上渊圣皇帝五书,集中尚存其四,大旨其主於任用君子黜退小人。”★◎黜退chùtuì[relievesb.ofhispost]削职;罢免官职黜退为民
1、浑黜以骑士三十人前行,至古北口,遇其游兵,逐入山谷,辽人以步骑万余迫战,亡骑五人,浑黜退据关口。
2、奕?等被黜退,以礼亲王世铎代之。
3、凡觉罗学学生均读书习射,满汉文字兼学,每年春、秋考试二次,每三年钦派大臣会同宗人府考试一次,其优者记名奖劝,次者留学教训,劣者黜退。
4、吾以蛮夷蠢动,不称职故还耳,然代人未至,吾方临战场,当运粮积谷,为灭贼之资,岂可以黜退之故而废公家之务乎?
5、明代嘉靖年间,宦官刘荣和宫女多人淫乱,事情暴露,他被黜退。
6、前者黜退,欢欣受之。
7、若臣不称其职,则请就黜退。
8、抚乃白曰:「奉大人命,相君之子试不中,然不敢黜退。
9、孔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10、曾与董承来往者黜退,重者类入逆党论。
11、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12、地节四年(前66)七月,霍禹等谋反被诛,杜延年也以霍氏旧人为宣帝寻事黜退。
13、作者进一步指出,黜陟之典的标准应是贤或不肖,主要不是身体状况,更何况把一个身体健康而又忠于职守的人当作病人来黜退,其间包含着什么意思。
14、长吏只有省察举劾之权,无权黜退;凡郡国长吏被举劾为不称职的,需要由三公派遣掾吏案验,然后黜退。
15、①西汉时刺史或州牧对部内郡国长吏只有省察举劾之权,无权黜退;凡郡国长吏被举劾为不称职的,需要由三公派遣掾吏案验,然后黜退。
16、升谓升进,沉谓黜退。
17、由是升职,恐长残虐之风,乞黜退以励余者。
18、他在苏州一带避难时请求官府黜退吴江三高祠(纪念战国时期越国范蠡、晋代张翰、唐代陆龟蒙)中的范蠡;而要求修葺三国时东吴名相顾雍的墓莹。
19、后霍光死,霍氏尽诛,杜延年也以霍氏旧人为宣帝寻事黜退。
20、指黜退;贬退。
21、根据不同情况,要善于运用好:或开放,或闭合;或进升,或黜退;或轻视,或敬重;应当顺意天性,以便很好处理事务。
22、余中请求黜退自己以录兄长,朝廷不许,但却欣赏嘉奖了余中的做法。
23、指升进与黜退者。
24、属官多被黜退,唯孔颖达、于志宁等由于平时对承乾犯颜直谏,尽心尽职,太宗于是对他们却奖赏有加,信任如故。
25、它也有王公,王公多由维彻邀请其他地区的王公来担任,负责防务,统率军队,但他必须遵守当地古老的习惯,如果与维彻发生冲突,则被黜退。凡觉罗学学生均读书习射,满汉文字兼学,每年春、秋考试二次,每三年钦派大臣会同宗人府考试一次,其优者记名奖劝,次者留学教训,劣者黜退。
26、因“苏州民变”一事,天启下旨将颜佩韦等五人斩首,黜退生员王节等五人。人有冤枉诣王诉讼者,当方之臣,小则让责,大则黜退,令其举贤人以代之。
27、管仲以人情度之,认为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自宫取悦桓公),怎么能忠君爱国,久之必为乱,所以劝齐桓黜退他。
28、桓公即位后,不但没有黜退羽父,反而仍然重用,从桓公遣羽父赴齐迎娶文姜来看,羽父在鲁国的权势丝毫没有减弱。
29、孔冕冤枉,播在人口,王曾尚居近班,愿示黜退,以正朝典,臣请露章以闻。
30、陈恕曾经这么说:“恕自以洪州人,避嫌,凡江南贡士悉被黜退”(《钦定续通志》卷308《陈恕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