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喜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45
更新于

燕喜:yànx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宴饮喜乐。《诗·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朱熹集传:“此言吉甫燕饮喜乐,多受福祉。”唐柳宗元《送班孝廉擢第归东川觐省序》:“今又将亟驾省謁,从容燕喜,是又可歌也。”清杨潮观《寇莱公思亲罢宴》:“当此千秩大庆,百福俱全,正该燕喜开怀,缘何却生烦恼?”亦指欢喜。《宋史·乐志七》:“珪币告虔,神灵燕喜。”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你若是到七月七,那其间乞巧的,将你做一家儿燕喜;你可便显神通,百事依随。”王季思等注:“燕喜,欢喜。”2.喜庆之宴。《梁书·贺琛传》:“夫食方丈於前,所甘一味。今之燕喜,相竞夸豪,积果如山岳,列肴同綺绣。”宋王禹偁《大阅赋》:“还北闕,御东华,燕喜斯备,庆赏有加。”清朱彝尊《<感旧集>序》:“先生仕为郎,一时巖廊翰苑,朝会燕喜,应制投赠之作,咸乐得先生甄综之。”★宴会欢乐。《诗经.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汉.毛亨.传:「吉甫既伐玁狁而归,天子以燕礼乐之,则欢喜矣。」唐.柳宗元〈送班孝廉擢第归东川觐省序〉:「今又将亟驾省谒,从容燕喜,是又可歌也。」喜庆类的宴会。《梁书.卷三八.贺琛传》:「今之燕喜,相竞夸豪,积果如山岳,列肴同绮绣。」书信中用于恭贺新婚者的颂候敬辞。

1、燕喜亭、福山古寺、大云洞石刻、韩愈亭、双溪亭、张魏国公祠等等。

2、燕喜堂”取其“?闱燕喜”匾额之名,源于《诗经》“鲁侯燕喜,令妻寿母”(“鲁颂o?宫”篇)而得名。

3、因韩愈留下名篇《燕喜亭记》而闻名于古今的燕喜亭位于连州城东北风景秀丽的燕喜山麓(即现连州中学所在地)。

4、1952年燕喜堂迁至泉城路北。

5、除燕喜亭、吏隐亭等闻名遐迩之外,宋朝还兴建立了振鹭亭、卧龙亭和君子亭。

6、《燕喜亭记》:“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

7、1959年在济南燕喜堂磕头成为李俊兴老先生的关门弟子。

8、《诗》:“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9、唐韩愈《燕喜亭记》:“出者突然成邱,陷者呀然成谷。

10、燕喜园原是岭南名胜海阳湖畔的一座园林,园内亭台楼阁、林木繁茂、奇石嵯峨、涧曲泉甘。

11、195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济南燕喜堂饭店、汇泉楼饭店、孔膳堂。

12、清龚自珍《送广西巡抚梁公序三》:“又知夫美其德,纪其甸宣,颂其燕喜福禄,而侈大其受命於王,车骑之庶,锡赉之多者,古之宾客,再拜避席,择言之所言也。

13、寻访历史的遗迹:古镇街头的古树还在,燕喜洞的麻条洞门仍然完好张飞庙虽已被毁,但其遗址尚存

14、旧时济南有四大鲁菜馆,其中一家就是燕喜堂。

15、光绪二十年(1894年)广东学政徐琪来连,易名为燕喜书院,认为燕喜亭千古名胜,燕子飞高飞远,出人才,勉励上进。

16、听到自己被交通大学录取的消息,小燕喜不自胜地向亲朋好友奔走相告。 

17、‘吉甫燕喜’以下,余霞成绮,变卓荦为纡徐。

18、当时中原,因未亲睹燕喜亭???连州山水为遗憾,以之蓝本,描成图画,挂在厅堂。

19、除了北里南邻的“多近臣”,还有那些失势的旧臣元老和专宠新贵:“陆贾分金将燕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20、另外,在明清年间建立了流杯亭,这与燕喜亭相辉映,仿东晋“曲水流觞”,赋诗会友于此,荡漾着燕喜文化风情。

image.png

21、燕喜堂创建于1932年3月,时值南燕北归时节,便得了这个雅号。

22、六年后,韩愈到连州议事复题名为燕喜亭,并撰《燕喜亭记》,现在碑文仍立于亭内。

23、《燕喜亭记》是岭南散文的源头,韩愈先写此,后在潮州写《蔡鳄鱼文》都是中国散文的经典。

24、宋苏轼《赐济阳郡王曹佾生日礼物口宣》:“属此诞弥之日,岂无燕喜之私。

25、劳氏藏书之所曰:丹铅精舍,又有学林堂、铅椠堂、拂尘扫叶楼、秋井草堂、沤喜亭、木芙蓉馆、双声阁、蓼香馆、玉差参馆、燕喜堂。

26、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27、文称“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公又来燕于此”,故“燕”也就是“设宴、饮宴”之意,韩愈文中两次提及“燕于此”者,“燕”中之意不在酒,或在乎唤起王仲舒对“燕喜亭”与旧相知的记忆也。

28、使牛子调见曹冠《燕喜词》。

29、归燕喜绕“故巢”飞  8月2 9日上午1 0时,一架从慕尼黑起飞的大型客机经过9个小时飞行后,准时降落在中国的首都机场

30、燕喜亭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公元800年前后),为连州司户参军王弘中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李白赋诗其下的燕喜亭仍秀座于砀城河畔,宋代碑刻:“宴嬉台”立于亭侧,至今仍是文人雅士吟咏怀古之所。

31、余自幼伏览外王父昌黎文公《燕喜亭记》①,则知连州山水之殊②,亭之称,因记为天下所嘉。

32、于是乎连州百姓中的年长者,听说此事结伴前来这里观赏,他们说:“我们这个州的山水名扬天下,但是没有一处能够与燕喜亭相媲美。

33、我们喜爱山川,就勇敢的海燕喜爱大海澎湃的浪花一样。我们喜爱河流,就像瘦小孩子依赖父亲有力的臂弯一样。我们喜爱动物,就像健壮的犀牛喜爱犀鸟小巧的身躯一样。

34、殷勤紫燕穿崖岸,快意黄莺啭翠丛。回看岸柳扬风处,归来紫燕喜登巢。

35、唐李白《拟古》诗之十二:“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

36、贞元十九年十月,监察御史韩愈被贬为连州郡所属的阳山县县令,韩愈来连游亭,至兴处,写下了《燕喜亭记》,并命亭名为“燕喜”,此乃取“鲁侯燕喜者颂也”之意,而于亭后高岩,有大石似燕子低飞,更有春来之时,燕群戏于亭前绿树之间,因此燕喜亭有“燕子喜爱之亭”之解。

37、听到自己被交通大学录取的消息,小燕喜不自胜地向亲朋好友奔走相告。

38、和始建于唐朝的燕喜亭,古朴典雅,造型独特。

39、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散花,水气弥漫如雾,距瀑布200米远可以听到它的轰鸣声。涌,海阔纳万物,山远断九穹,危礁傲飞浪,娇燕喜罡风,沧海无尽时,扬帆日边行。

40、听到自己被交通大学录取的消息,小燕喜不自胜地向亲朋好友奔走相告。

41、鲁侯燕喜(73),令妻寿母(74)。

42、803年,大文学家韩愈至连州,为新落成的燕喜亭命名作记,并写下了《宿龙宫滩》等诗七首。

43、燕喜亭四周怪石嶙峋,古树苍郁,盘根错节,历代文人的诗文石刻随处可见。

44、后燕喜堂历经沧桑,于公元一九九八年重新经营。

45、选自《文苑英华》卷八二六、录自吴文治编《韩愈资料汇编》)燕喜亭:今在连州市连州中学内。

46、清乾隆年间,燕喜亭坍圯,知州萧榕年将燕喜亭移于原址下首现在处重建,在其原址构筑了燕会之堂,名人士绅会朋宴会于此,观景论诗。

47、燕喜堂,则取其“吉祥喜气”之意。

48、主人劳氏,藏书之所有学林堂、铅椠堂、拂尘扫叶楼、秋井草堂、沤喜亭、木芙蓉馆、双声阁、蓼香馆、玉差参馆、燕喜堂。

49、现代学者诗文:“金沙滩头平,遥望天水涌,海阔纳万物,山远断九穹,危礁傲飞浪,娇燕喜罡风,沧海无尽时,扬帆日边行。

50、《燕喜亭记》:“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

51、洪兴祖《韩子年谱》:贞元二十年,“公在连州有王弘中《燕喜亭记》。

52、①《燕喜亭记》,朱子《考异》:“燕或作宴。

53、适逢韩愈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因关中大旱上疏减免租税而贬阳山县令,阳山属连州市管辖,赴任途中及在任时数来连州,(写下《宿龙宫滩》等诗7首)804年,韩愈应王之邀请给亭命名为“燕喜亭”,作《燕喜亭记》。

54、刘禹锡在连州四年多,在燕喜山建有吏隐亭、切云亭、玄览亭等,并写下《吏隐亭述》、《海阳十咏》等90余篇诗文。

55、--《秋夜与刘砀山泛舟燕喜亭池》的不朽诗篇

56、他因自己的智慧而获得了燕喜亭这处佳境,因自己的仁德而得以在此居住,我由此而知道他被朝廷

57、古朴深重的燕喜牌坊竖立在燕喜亭北侧约二十米,它是原燕喜书院的大门(燕喜书院创办于清朝的光绪年间,是燕喜中小学校的前身,而燕喜中小学校后来并入了连州中学)。

58、山东燕喜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为中国百强药店79强。

59、1980年后重又改为“燕喜堂”。

60、他重来粤北多遗篇,有《燕喜亭记》、《宿龙宫滩诗》、《贞女峡》、《游同官峡》、《别知赋》、《送区册序》、《衙斋有怀》和《湟水答张十一功曹》等。

61、文首“连山燕喜亭”应为“连州燕喜亭”。

62、《诗?鲁颂??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63、燕喜堂是在山东商业银行董事董丹如的资助下开办的。

64、现燕喜亭中立的《燕喜亭记》为清代广东学政、著名书法家戴熙的手迹,融柳、颜一体。

65、九我们喜爱山川,就像勇敢的海燕喜爱大海澎湃的浪花一样。我们喜爱河流,就像瘦小的孩子依赖父亲有力的臂弯一样。我们喜爱动物,就像健壮的犀牛喜爱犀鸟小巧的身躯一样。

66、书唐韩愈《燕喜亭记》、柳宗元《戴氏堂记》、宋欧阳修《事乐亭记》、苏轼《喜雨亭记》4文。

标签: 燕喜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燕喜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8901.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