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昏庸无道:hūnyōngwúdào 基本解释: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详细解释: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1、它的统治者一般都昏庸无道,大失天下人心,导致众叛亲离,被对手打败。
2、但赵王昏庸无道,无自律之明。
3、名为纣王,他宠妲己害比干,昏庸无道。
4、纣王昏庸无道,他多次进言匡谏,后来因此获罪,被剖心而死。
5、邾君何继位后,同样昏庸无道,邾国迅速没落。
6、可是,邾隐公回国复位后,恶习不改,仍旧昏庸无道。
7、然而,汉灵帝依旧昏庸无道,宠信宦官。
8、吏书上说,邾隐公益是傲慢无礼、昏庸无道之人。
9、弧箕服与西周灭亡并无直接的联系,西周的灭亡实与周幽王的昏庸无道有关。
10、古时,皇帝昏庸无道,朝廷腐败,境内饿殍遍野,十分荒凉。
11、梁材奉首辅大臣徐阶之命督察修建灵坛之事,与海瑞相遇,二人同慨百姓的疾苦,共诉嘉靖昏庸无道。
12、督军署曾有宋小廉、万福麟、马占山等十二位黑龙江首脑在这里履行公务,其中昏庸无道,横征暴敛者有之;清正廉洁,爱国抗敌者有之,所以,其浓厚的政治色彩也是该建筑群的魅力所在,现由华虹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使
13、秦始皇的暴毙而亡加上胡亥的昏庸无道,让天下的反秦力量日益高涨。
14、所以针砭时弊的文章也并不被禁止,唐末就有很多诗词都是直白的讽刺朝廷昏庸无道,像“一家社稷岂千秋”。
15、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武王时,周的势力已很强大,决心灭商。
16、宦官专政,昏庸无道的汉灵帝,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卖官制度。
17、那时,皇帝昏庸无道,多有失德。
18、就藩洛阳后,朱常洵昏庸无道,鱼肉人民。
19、吏书上说,邾隐公益是傲慢无礼、昏庸无道之人。昏庸无道,武王时,周的势力已很强大,决心灭商。
20、君暗臣蔽:君主昏庸无道,臣子欺瞒蒙骗。
21、精神在内躁乱不安,身体就会在外受到损害,犹如君主在上位昏庸无道,国人就会在下边作乱一样。
22、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名为纣王,他宠妲己害比干,昏庸无道。
23、这个时候,商纣王宠爱妲己,整日沉迷女色,昏庸无道。
24、弘治、正德、嘉靖、隆庆时期,城市工商业有所发展,但社会矛盾却日渐加深:农村中土地兼并加剧,水旱频仍;皇帝昏庸无道,宦官专政弄权,阁臣互相倾轧;人民发出了反抗的呼声,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所分化。
25、玄宗李隆基老来昏庸无道、贪恋美色、误用权奸李辅国,导致安史之乱,造成藩镇割据、边疆危急。
26、这人祸是由昏庸无道的潞王造成的。
27、昏庸无道,宠信奸佞,使有才能的人报国无门。
28、杭州的老百姓,见皇帝这样昏庸无道,都大为不满,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29、张举等人却不同,自称天子,与汉灵帝分庭抗礼,这是任何一个当权者,皇帝,都不会容忍的事情,即使那个皇帝昏庸无道。
30、二百六由于当今大乾武皇昏庸无道,各疆域官员腐败丛生,朝廷约束力日渐削弱。
31、商纣王昏庸无道,引火上身终自焚。
32、殷商末期,纣王昏庸无道。
33、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昏庸无道。
34、其次,随后的皇帝昏庸无道,不关心国事,改革的路并没有走下去。
35、传说很久以前,皇帝昏庸无道,不顾人们的死活,苛捐杂税,不计其数。对这些昏庸无道的所为,简文会出于刚直的品格,披肝沥胆地犯颜切谏。
36、卫献公姬?是卫成公姬郑的曾孙,这个人昏庸无道,不讲情理。
37、宣王昏庸无道,将杜伯无辜杀害。
38、郭因北汉王昏庸无道则迫杀之,北汉王、刘瑞莲皆自刎身亡。
39、昏庸无道的灵帝百般拉拢,协皇子“同舟共济、生死与共”。
40、多是昏庸无道。
41、献公殁后,因其生前昏庸无道,暴戾成癖,不列入祭典,以示彰善弹恶。
42、当朝皇帝昏庸无道,引起其胞弟的不满,皇帝因此将其列为钦犯捕杀。
43、秦始皇穷奢极侈,昏庸无道,人民怨恨至极。
44、灵公年长即位后,昏庸无道,残暴荒淫。
45、秦始皇穷奢极侈,昏庸无道,人民怨恨至极。
46、宠爱妲己,整日沉迷女色,昏庸无道。
47、所以针砭时弊的文章也并不被禁止,唐末就有很多诗词都是直白的讽刺朝廷昏庸无道,像“一家社稷岂千秋”。
48、齐襄公昏庸无道,骄奢淫逸,丧德乱伦。
49、辽代末年,天祚皇帝耶律延喜昏庸无道,横征暴敛,荒政误国。
50、隋朝末年,杨广昏庸无道,赋重役繁,民不堪命,纷纷揭竿而起。
51、刘璋治理益州并不是“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而是有一定的“民本”的思想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刘璋失益州,也不是因为他昏庸无道,益州人民反对他的统治,而主要是处在东汉末年群雄相竞的时代,刘璋军事才能一般,拙于“人谋”,不识天下形势的结果。
52、相对比较太组王的功绩,次大王统治下昏庸无道,百姓们民不聊生。
53、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
54、商末,纣王昏庸无道,挥霍无度,天下百姓怨声载道。
55、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他在位时不全心治国爱民,却沉醉于信奉鬼神方术。
56、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昏庸无道,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各地草泽英雄,纷纷起兵造反,全国各地兵戈四起、天下纷乱群雄争霸,除拥有重兵的“草头王”数十个之外,尚有无数小股造反之众,点燃起熊熊战火,大有将隋王朝烧毁之势。
57、本是国力强盛,因而到最后的汉林帝,昏庸无道,贪恋女色。
58、从最开始庄王昏庸无道,到最后大彻大悟做明君,都表现在这两则寓言里。
59、相对比较太祖王的功绩,次大王统治下昏庸无道,百姓们民不聊生。
60、秦二世胡亥昏庸无道,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导致秦王朝天下大乱。
61、由于当今大乾武皇昏庸无道,各疆域官员腐败丛生,朝廷约束力日渐削弱。
62、因杨广昏庸无道,群众深恶痛绝,自毁其方,自此,秘方失传。
63、这种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专横而又完全不必要的禁令,也促使许多中国人看清了蒋氏夫妇的昏庸无道。
64、昏庸无道,百姓揭竿而起。
65、九年(前611),昭公昏庸无道,百姓不归附他。
66、然而沉迷酒色,昏庸无道的宋王,偏信庞文巧言,将寇准赶出金殿。
67、第十代王燕山君时期,暴君燕山昏庸无道,致使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