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阙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14
更新于

补阙:bǔ quē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匡补君王的缺失。《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闕,礼之大者也。” 杜预 注:“闕,犹过也。”《后汉书·胡广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闕之益。”《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闕拾遗。”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且使外廷共见共闻,则怀忠抱义之士,於朝廷之得失,皆得以补闕拾遗,随时论捄。”2. 引申为弥补缺漏。 吴格 《<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3. 官名。 唐 武后 垂拱 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 北宋 时改为司谏。 南宋 及 元 明 重又设置,均随设随罢。《新唐书·仪卫志》:“左补闕一人在左,右补闕一人在右。”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监察为合口椒,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填补缺漏,匡正错失。《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华遂尽忠匡辅,弥缝补阙,虽当闇主虐后之朝,而海内晏然,华之功也。」职官名。唐置,掌谏讽和举荐。其中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

1、以征辟为永嘉令,累官右补阙。

2、奏,追赐进士及第,赠官补阙。

3、臣闻古之为臣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献可替否,拾遗补阙。

4、依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之一载,法物分为四种:(一)法受用物,指轴帙、箱巾、函帕等物。

5、唐王湾《哭补阙亡友綦母学士》:“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

6、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

7、又《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举青、黄、赤、白、黑等五正色及绯、红、紫、绿、碧等五间色为不如法色,故禁用之。

8、垂拱二年(686),铸四铜匦列于朝堂,许人投书,以谏议大夫或拾遣、补阙一人为知匦使。

9、报道《补阙秦泰山刻石》在山东省泰安刻成。

10、公元686年,武则天执政时期,在朝堂上设置了“铜匦”(即铜制匣子),由补阙、拾遗与御史等人充任理匦使,在朝堂执掌匦事,专门受纳臣民的“进书”或诉状。

11、后人拾遗补阙,把它与甘德的《星占》8卷,合称《甘石星经》,又名《星经》,曾收入北宋政和年间刊印的《道藏》一书,题名为《通占大象历呈经》。

12、荆湘平定后,慕容延钊因战功显赫,官加检校大尉。及湖湘平,太祖闻观象尝为保权画谋,以为左补阙。

13、【出处】《新唐书?杜元颖传》:“数从使府辟署,稍以右补阙为翰林学士,敏文辞,宪宗特所赏叹。

14、金史海陵召仲轲、右补阙马钦、校书郎田与信、直长习失入便殿侍坐。

15、是日,谏议、给事、补阙、拾遗并归门下省共议:砺资历甚浅,人望素轻,遽领节旄,恐非允当。

16、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7、指律宗的三大部?即《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四分律羯磨疏》四卷、《四分律戒本疏》四卷。

18、语出诸葛亮《出师表》:“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也。

19、其他律学撰述,有燕京奉福寺国师圆融大师澄渊,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详集记》十四卷;思孝撰《近住五戒仪》、《近住八戒仪》、《自誓受戒仪》各一卷,《发菩提心戒本》三卷,《大乘忏悔仪》四卷(都已佚)。

20、前蜀韦庄《夏初与候补阙有约遽闻捐馆成长句四韵吊之》:“本约同来谒帝阍,忽随川浪去东奔。

21、时有骁卫将军迦叶志忠、太常少卿郑?、兵部尚书宗楚客、右补阙赵延禧等,或相讽谕,或上表章,谬说符祥,朋党取媚,识者嗟愤。

22、唐黄滔《祭崔补阙》:“五辟三顾,悬榻开樽,不辞小国之权,盖切高堂之养。

image.png

23、右补阙施敬本等上书说,紫宸殿是非常庄严神圣的地方,举行婚礼不合适。

24、剑山村为唐右补阙杨在老故乡,杨在尧为宫清正,惠民尽忠竭智力扶唐宝江山,然得天命收去,人心唤散,犹大度收倾,一木难支,归隐梁山之麓而居。

25、《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也。

26、唐雍陶《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一:“庭风吹故叶,阶露?寒莎。

27、《上梁补阙荐孟郊崔宏礼书》:“崔之文,鸿健宏深,度中文质。

28、翌年,道宣撰有《四分律拾?尼义钞》六卷;其后陆续完成《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一卷、疏二卷,《四分律比丘含注本》一卷、疏三卷,《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十二卷和《比丘尼钞》六卷。

29、愚以为网络之事,事无大小,皆可论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30、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则千载之后,边鄙无虞,中国之人,得安枕而卧。

31、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

32、疏、钞极多,其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删繁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含注式戒本疏》被称为“南山三大部”,再加上《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比丘尼钞》等著作,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3、投执于刘补阙:投贽,递送名帖、礼物,请求谒见。

34、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35、迁左补阙,知制诰,数月而卒。

36、补阙杜?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令。

标签: 补阙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补阙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9494.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