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符牒:fú di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符移关牒等公文的统称。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比闻公等,听受辞讼,日有数百,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贤哉?” 宋 叶适 《宋邹卿墓志铭》:“翁一生姓名不悬符牒,足趾不履官府。”2. 官符和度牒。官府给予僧道的证明文件。 宋 苏轼 《赵清献公神道碑》:“ 剑州 民 李孝忠 集众二百餘人,私造符牒,度人为僧。” 清 顾炎武 《五台山记》:“ 縉 为宰相,给中书符牒,令 臺山 僧数十人分行郡县,聚徒讲説以求货利,於是此山名闻外夷。”
1、《明史?刑法志三》:“番子即突入执讯之,无有左证符牒,贿如数,径去。
2、稍后人们又奉城隍为主管阴司冥籍之神,《茶香室丛钞》卷十六谓:“《太平广记》引《报应录》云:‘唐洪州司马王简易,常暴得疾,梦见一鬼使,自称丁郢,手执符牒云,奉城隍神命来追,王简易即随使者行,见城隍神。
3、序:“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徵求,符牒二百?封。
4、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贤哉?
5、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
6、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17),少者百余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18)。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