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溺职:nìzhí 基本解释:(1)[neglectofduty]∶玩忽职守(2)[dereliction]∶有意识的或自觉的忽略(如指原则)或抛弃●详细解释:犹失职,不尽职。《汉书·酷吏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媮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颜师古注:“溺谓沉滞而不举也。”《明史·何鉴传》:“孝宗览天下户籍数乃视国初反减,咎所司溺职,欲釐正之。”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至景寿身为国戚,缄默不言,穆荫、匡源……等,窃夺权柄,不能力争,均属辜恩溺职。”巴金《利娜·第九封信》:“在优雅而善于剥削的贵族、溺职的法官……以及饥饿的军队等等的下面,憔悴呻吟着那无数的俄罗斯农民。”★◎溺职nìzhí(1)[neglectofduty]∶玩忽职守(2)[dereliction]∶有意识的或自觉的忽略(如指原则)或抛弃★失职、不尽职。《汉书.卷九○.酷吏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媮快乎?言道德者,溺于职矣。」

1、臣等溺职,祈立赐谴黜,终不忍开内臣轻议朝政之端,流祸无穷,为万世口实。
2、即析各议员将我泰安军政机关及各救亡团体一切设施行动,与第一次参议大会决议案执行情况,群众有何反映,以及各级军政人员是否有贪污溺职情事,地方应兴应革事项,万请毫不客气地逐一函告。
3、清廷以滥举非人,照溺职例,降旨革职留任。
4、御史王聚奎劾其溺职,帝怒,谪聚奎。
5、臣任三闽三职,虽无妒功之心,实有溺职之咎。
6、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中》:“於是三公每有所选,参议掾属咨其行状,度其器能,然犹有溺职废官,荒秽不治。
7、故好者欲之端,蔽之渐,招侮之由,而溺职之阶也。
8、’又恭读仁宗睿皇帝圣谕,‘内自王公大臣,外自督抚藩臬,以至百职庶司,如有营私玩法,辜恩溺职者,言官据实纠弹,即严究重惩。
9、1941年12月22日,王芸生发表的社评《拥护修明政治案》巧妙地披露香港沦陷之际,“逃难的飞机竟装来了箱笼老妈与洋狗”的丑闻,还揭开了外交部长郭泰祺国难当头竟以巨额公款买私人豪宅的黑幕,他指出:“我们舆论界若再忍默不言,那是溺职”。
10、陈廷敬以其溺职不忠,前后银数赢缩相悬,上疏弹劾。
11、溺职,按察使钱受椿等迎合助虐。
12、近阅历次奏报,无非虚词搪塞,全无实际,其现应如何设法攻剿之处,概未筹及,种种荒谬,实属辜恩溺职,颜伯焘著即行革任。
13、至景寿身为国戎,缄默不言,穆荫、匡源、杜翰、焦瀛,于载垣等窃权政柄,不能力争,均属辜恩溺职。
14、若忧嫌畏讥,随波逐流,其咎不止溺职而已。
15、镇江知府刘鼎溺职,题升粮道;山西绛州知州曹廷俞劣迹显著,纠察不及:象枢疏劾之。
16、申令:“练习舰队司令徐振鹏,于军舰肇变,漫无察觉,殊属溺职,着即行褫职,以示惩儆”。
17、至臣工则自首揆以至乡官,或特简,或公推,无不有一定之责成,听上下之监督,其贪墨疲?、败常溺职者,上得而罢斥之,下得而攻退之。
18、即向监察院具呈弹劾;“县长纵容外骑,不恤农功,溺职丧权,已无可讳”,并提出撤职查办案。
19、今皇上亲政,乞亲裁,罢黜溺职督抚,以肃吏治。

20、翌年,因“昏愦溺职”遭革职查办。
21、五十九年,因布特哈总管奇三呈控黑龙江将军舒亮、副都统安庆等,贱价收买、勒索官貂一案,琳宁以溺职罪被革职。
22、又迁昆山丞,疏论辅臣溺职,留中不报,遂挂冠归。
23、宣统元年,御史江春霖上其溺职徇私状,事下安徽巡抚朱家宝?覆,得白。
24、《盛世危言?吏治下》:“一涉瞻徇,即为负国溺职……无如烛理不明者,比比皆然。镇江知府刘鼎溺职,题升粮道;山西绛州知州曹廷俞劣迹显著,纠察不及:象枢疏劾之。
25、养性不加刑,溺职甚,其再严讯以闻。
26、《盛世危言?吏治下》:“一涉瞻徇,即为负国溺职……无如烛理不明者,比比皆然。

27、9月7日,“令军校第1大队队长郭大荣兼第3队队长,因葛金?以溺职撤差。
28、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官常一》:“?按察使与藩司?厥后和同溺职,而事权归两院矣。
29、某年欠项逾限不完,以溺职论,有司侵亏怠缓,纠劾不贷。
30、及议上,诏曰:“穆荫等於载垣等窃夺政柄,不能力争,均属辜恩溺职。
31、伏念度猥以微材,谬参众议,方惭溺职,忽荷品题,维祓饰之逾恒,实悚惶之无地。
32、《退庵随笔?官常一》:“?按察使与藩司?厥后和同溺职,而事权归两院矣。
33、遂革职,“以为负恩溺职者戒”。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