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足衣:zúy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袜子的别名。《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褚师声子韤而登席”晋杜预注:“韤,足衣也。”清桂馥《札朴·拢绔》:“今於足衣外復著短絝,谓之拢絝。”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古代文化常识四》:“《説文》説韈是足衣。大约是用皮做的,所以又写作韈。”

1、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
2、与常服配套的首衣是幞头,足衣为乌皮六合靴,饰物有腰带、鱼(龟)袋等。
3、--预装最新版地图,国内1800万海量POI兴趣点全面满足衣食住行。
4、包括消费者要实现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需要的欲望。
5、法合足衣食多库藏。
6、山中海拔高,上下温差大,需带足衣物。
7、除了上衣左衽以外,胡服的下衣和足衣也与中原服饰明显有别。
8、《退庵随笔?家诫》:“粗足衣食,便思及人,此等想头,便是圣贤根器。
9、陂北里有田,平日设馆授徒,过着仅足衣食的生活。
10、《后汉书?舆服志》:赤色足衣;赤舄?履。
11、《明史?舆服志》:「黄色足衣;黄袜,黄金舄饰。
12、的内容、时尚的理念,满足衣食无忧都市受众的消费、情感、审美的三大需求。

13、赤足衣百衲,日于芙蓉,明湖诸馆,诵经抄募。
14、《唐书?车服志》:赤色足衣;朱袜,赤舄。
15、中国古代称足衣。
16、收耕罢织足衣食,将柴门紧紧扃合。
17、比邻老街商业中心,引领国际时尚品牌餐饮连锁,休闲专卖,全面满足衣食住行。
18、于是师父就帮他剃度,然后叫出家师带他去河中好好刷洗,他实在是全身污垢太多,足足刷洗了五六遍才乾净,然后大家凑足衣服给他穿,一位出家师又正好多带一双鞋,可以给他穿,而且大小刚刚好。
19、明代新城知县,廉慎爱民,笃于学校,未几,人足衣食,庭无讼者,百姓戴之。
20、此时总得见佛,今世足衣足食。
21、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22、回家后,把剩余的俸银分给六亲,父族之人足衣,母族之人足食。
23、然非屏居深山,足衣食,使身无所累,未能诱而出之也。
24、《说文》:“?,足衣也。
25、就是叫他家的人来也不用告诉他,只等他家里果然说定了好人家儿,我们还去打听打听,若果然足衣足食,女婿长的象个人儿,然后叫他出去
26、明代新城知县,廉慎爱民,笃于学校,未几,人足衣食,庭无讼者,百姓戴之。
27、气温已较山下平原低4℃-5℃,游客需备足衣物。
28、裤袜,为足衣,有长统和短统,一般女子所用,男子也有穿着。

29、穿靴便于骑射,也称其为保暖耐寒的“足衣”。
30、鞋,古称“足衣”,是人人必须,天天必
31、清赵翼《陔馀丛考??膝裤》:“俗以男子足衣为袜,女子足衣为膝裤。
32、始,足衣又有内外之分。
33、吾获利以足衣食,皆前半年,取逋债印造,及期无不售者。
34、」「赤色足衣;朱袜,赤舄。
35、要带足衣物及随身
36、《朱子语类》卷一二六:“而其始者祸福报应之说,又足以钳制愚俗,以为资足衣食之计。
37、《周礼》始传六冕的楷模,继而订立六冕取名之准则与承载往后千古历代冕服之服色的用事、义涵,包括冕冠、冕服之衣及裳、冕服之足衣、冕服之?饰、冕服之服章等之形与图的用「色」规制,皆缘自周礼冕服之制。
38、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39、所谓财产,是能够满足衣食住行及其他需要和欲望的有形或无形的材料和手段。
40、足衣及其习俗。
41、隋《隋书1礼仪志》:朱色、赤色、金色足衣;朱袜,赤舄,舄加金饰。《退庵随笔?家诫》:“粗足衣食,便思及人,此等想头,便是圣贤根器。
42、娜嘉瑟瑟发抖。天降大雪,没有带足衣服的艳子冻得瑟瑟发抖。
43、农民靠种田可以足衣食,却苦于致富无门。
44、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以及幸福,是从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开始的。
45、天降大雪,没有带足衣服的艳子冻得瑟瑟发抖。足衣亦即袜履。
46、《汉书?食货志上》:“男子疾耕不足粮?,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47、《类篇》足衣。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