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抑遏:yì 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抑制;遏止。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抑遏 刘馥 ,相厚益隆。”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二:“父曰:‘真 严挺之 之子!’而每抑遏,恐小其器耳。” 明 归有光 《与沉敬甫书》之四:“人须当任性,何可强自抑遏,以求人道好。” 郁达夫 《薄奠》下:“我被众人的目光鞭挞不过,心里起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抗和诅咒的毒念。”★压制阻止。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抑遏刘馥,相厚益隆。」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抑遏蔽掩,不使自露。」

1、因为大量廉价的进口商品涌入国内市场,可抑遏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2、邪袭表,抑遏疹毒外达之机,以致疹发不出,或疹出不畅。
3、或经鼻而入,蒙蔽清窍,闭阻肺气,扰乱气机,迫及心神;或经皮毛而入,抑遏卫阳,由卫入气,风火鸥张;或直入血脉,燔于营血监。咳逆,有伤寒吐下后,及久病、产后、老人、虚人阴气大亏,阳气暴逆,自下焦逆至上焦,而不能出者;有伤寒失下,及平人痰气抑遏而然者。
4、汉阮?《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抑遏刘馥,相厚益隆。
5、《薄奠》下:“我被众人的目光鞭挞不过,心里起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抗和诅咒的念头。
6、朝讲久废,章奏抑遏。
7、苏洵论韩愈文章:“如长江大河,深浩流转,鱼蛙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藐视。
8、之抑遏;升麻宣发肌肉腠理之阳明而升举脾胃之郁结,其
9、又有平人饮食痰气抑遏,而气自脐下冲脉直上咽膈,而作呃忒蹇逆之声,甩平胃二陈汤,加柿蒂数枚煎服,亦可止也。
10、①搦:按下,抑遏。
11、肝气郁闭型:平素情怀抑遏,精神苦闷,或烦躁易怒,同房之时突然晕倒,气憋胸闷,口唇发青,胸腹胀大,脉沉弦或结代。
12、不妨高卧,冰壶凉簟”,以淡静之词,勉强抑遏自己飞腾的壮志。
13、【主治】中虚湿伏,抑遏清阳,恶寒终日不罢,脉缓弱者。
14、此病多因血虚得之,及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并宜服此。
15、郁达夫《薄奠》下:“我被众人的目光鞭挞不过,心里起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抗和诅咒的毒念。
16、他在《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序》中不仅推重桐城派大师吴汝纶评点《史记》是“发神枢鬼藏之秘”,而且在《赠马通伯先生序》对自己的古文能得到吴汝纶“是抑遏掩蔽,能伏其光气者”颇为得意。
17、抑令其意抑遏幽隐榛莽土石之间,以质这促郛。
18、若麻疹初起,又遇外邪袭表,抑遏疹毒外达之机,以致疹发不出,或疹出不畅。
19、《内外伤辨惑论》认为是肺金抑遏肝木。
20、重按烙手,轻按不觉,热在肌肉之内者;又有过食冷物,抑遏少阳之火于脾部者。【主治】负重奔走,纵情女色,六淫受伤,血从脊上,或呕或吐,势如潮涌,不可抑遏。

21、’而每抑遏,恐小其器耳。
22、水寒土湿,脾阳下陷,肝木不达,抑遏而克脾土。
23、明归有光《与沉敬甫书》之四:“人须当任性,何可强自抑遏,以求人道好。
24、殆亦其精神刻苦,足以自传,故若有呵护其间,非人力所能抑遏欤!
25、又有平人饮食痰气抑遏,而气自脐下冲脉直上咽膈,而作呃忒蹇逆之声,用平胃二陈汤,加柿蒂数枚煎服,亦可止也。
26、殆亦其精神刻苦,足以自傅,故若有呵护其间,非人力所能抑遏欤”。
27、阳衰土湿,乙木不达,抑遏面生湿热,冲于胃口,则心中疼热;陷于大肠,则热利下重;郁于膀胱,淫于肌肤,则腹满身黄。
28、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江南,不属本州,岂若淮阴捐旧之恨;抑遏刘馥,相厚益隆,宁放朱浮显露之奏,无匿张胜贷故之变,匪有阴构贲赫之告,固非淮南之衅也。
29、予读百氏,~,驰骋不可抑遏。
30、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
31、但在末尾写到自己的感慨时,却比较详细,重笔浓墨,极意挥洒,特别是疑问句的排比连用,更体现出作者难于抑遏的哀愤。
32、肝气升发条达而无抑遏郁滞,则肝之疏泄功能正常。
33、指伤寒误治,其邪抑遏而致壮热抽搐。
34、四年,拜翰林侍讲学士,言:“宝券滞塞,盖朝廷初议更张,市肆已妄传其不用,因之抑遏,渐至废绝。
35、《同埋铭》:“儿骨相奇耸,目??射人,机颖惊脱,五岁能作属对语,教之诗,即应口成诵……予惧其?露太早,每为抑遏之,然逸不自制。
36、夫君子之为善,亦若小人之为不善也,发于至善而不可抑遏,岂寻常义理辞说之所能易哉?
37、黄耆为气分之主药,能补气,更能升气;辅以柴胡之轩举,香附之宣通,阳气之抑遏者,皆畅发矣。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