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窥管:kuī guǎ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管中窥物。比喻见识狭小。 晋 陆云 《与陆典书》:“所谓窥管以瞻天,缘木而求鱼也。” 唐 张说 《喜雨赋》:“虽欲谭天而窥管,孰知 尧 德之为大。”《云笈七籤》卷十五:“不慙窥管之微,輒呈酌海之见。”2. 古代浑天仪上观察星体用的管状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以璣衡求‘极星’,初夜在窥管中,少时復出,不能容‘极星’游转。乃稍展窥管候之,凡歷三月,‘极星’方游于窥管之内,常见不隐。”★从管中窥物。比喻见识浅狭。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自顷徒窥管,于今愧挈瓶。」

1、有三大贡献:第一,在浑仪上设计活动屋顶,与现代天文台圆顶一样;第二、浑仪的四游仪窥管与天体同步运转,比欧洲罗伯特?胡克早600年;第三仪象台的天衡系统对枢轮擒纵控制是现代钟表的先驱。
2、副镜的外圆轮廓和窥管的内壁轮廓如果是同心圆,说明满足要求,否则要在主镜轴线方向调节副镜。
3、里层叫四游仪,包括一个四游环和窥管。
4、转动四游环,并移动窥管的位置,就可以观测任何的天区。
5、盖百有五十年,然后得以发挥幽昧,补缉阙亡,黜正伪谬,修撰出一朝的历史,做为后世子孙的传承。至于绍季礼之遐踪,结鬲肝于中夏,光东州之幽昧,流荣勋于朝野,所谓窥管以瞻天,缘木而求鱼也。
6、这样,就可以通过窥管观测到待测量的天区或星座,并得出该天体与北极间的距离,称“去极度”,以及该天体与二十八宿距星的距离,称“入宿度”。一个天体在某宿距星之东,并且和该宿距星之间的赤经差小于该宿距度的话,就称为入该宿,这个赤经差就称为该天体的入宿度,写作“入×宿×度”。
7、从传世信笺窥管,其书宗二王、灵飞经,灵动而不失沉着,空寂而蕴含茂密。
8、四游仪由窥管和一个双重的圆环组成。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