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泄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78
更新于

寒泄:hánxi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中医病名。因寒邪客肠胃所致,症见肠鸣腹痛,便泻稀水等。《汉书·赵充国传》:“其秋,充国病,上赐书曰:‘制詔后将军:闻苦脚脛、寒泄,将军年老加疾,一朝之变不可讳,朕甚忧之。’”颜师古注:“寒泄,下利也。”

1、⑧治风寒泄泻:毛大丁草五钱至一两。

2、【宜忌】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皆忌服。

3、者,是寒泄也。

4、虚寒泄泻者忌食。

5、本品宜含服,不宜冲服,糖尿病及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三药都是苦寒泄利之品,所以主治身热、便秘的阳黄热症。

6、地耳性凉质地润滑,脾胃虚寒泄泻者不可多食。

7、【注意事项】本品寒滑,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不宜服

8、【名家论述】《本草正义》:象贝母苦寒泄降,而能散结。

9、【方剂主治】脾寒泄泻。

10、’”颜师古注:“寒泄,下利也。

11、【注意事项】瓠瓜性滑而利,脾胃虚寒泄泻者不宜多食。

12、禁忌:虚寒泄泻、湿浊中阻、风寒或寒痰咳喘者禁用。

1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

14、食事提醒: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15、【宜忌】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忌服。

16、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

17、其治痈肿、喉舌肿,口干舌焦,皆苦寒泄降之功

18、本品滋润补益,对脾胃虚寒泄泻及痰湿水饮者不宜食用。

19、《本草正义》:象贝母蓄寒泄降,而能散结。

20、参见寒泄条。

21、其治痈肿、喉舌肿,口干舌焦,皆苦寒泄降之功用也。

22、①《本经》:主青盲,明目,杀疥虫,止寒泄,止惊悸。

23、脾肾阳虚寒泄。全鱼入药,有温中止泻之功效,主治胃寒泄泻。

image.png

24、其止下利,则以里寒泄泻而言,辛温升举,固其所宜。

25、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

26、肠胃虚寒泄泻,外感寒热未清者不宜用。

标签: 寒泄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寒泄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0064.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