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鸭头丸帖:yātóuwántiē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书帖名。晋王献之书。清王士禛《题查夏重芦塘放鸭图》诗之三:“《鸭头丸帖》、《种鱼经》,尽日芦碕泛渺冥。”★晋朝王献之书写的帖,二行十五字。笔势飞动,神趣活现;笔画之粗细,墨色之浓淡,笔意之承带,均极为清楚,行气首尾贯串。书法雅正,雄秀惊人,有天然妙韵。现藏于大陆上海博物馆。

1、《余清斋》分正篇和续篇,包括十七帖、迟汝帖、兰亭序、乐毅论、黄庭经、伯远帖、中秋帖、积时帖、千字文、鸭头丸帖、明远帖等;《清鉴堂》包括澄清堂主帖上下卷等。《米芾三帖真迹》共收米芾行书墨迹三种:《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帖》,书法风樯阵马,萧散简远,气韵雄胜,深得献之《鸭头丸帖》意趣,是学习米芾行书的极好范本。
2、今草采楷书体势、笔意发展而成,著名有东晋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
3、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
4、地黄汤乃一中药名,这是有关该药的尺牍,与王献之《鸭头丸帖》同。
5、他学王羲之的《圣教序》、《兰亭序》,学王献之的《十七帖》、《鸭头丸帖》等,在结字上中宫紧缩,不偏不倚,较之前人更为整肃,在

6、明代帝王如仁宗,宣宗也极爱书法,尤其喜摹“兰亭”,神宗自幼工书,不离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虞世南临写的《乐毅传》和米芾的《文赋》。
7、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8、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
9、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
10、与王献之《鸭头丸帖》同。
11、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
12、他花了大量财力,收藏稀世珍宝,如西周毛公鼎、晋王羲之《曹娥碑》、晋王献之《鸭头丸帖》、明唐寅《楝亭夜话图》等;收藏了大量乡镇专志、清人词集、清人传记、名僧翰墨、文物图录,如清人词集有5000余种,《全清词钞》有3196家。
13、《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
14、鸭头丸帖:王献之行草书。
15、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
16、书法墨迹传至今日的有行草书《鸭头丸帖》、《中秋帖》、行楷书《廿九日帖》及小楷刻本《十三行》等。
17、的《鸭头丸帖》真迹,慨然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
18、如《鸭头丸帖》归上海博物馆,《楝亭夜话图》归吉林省博物馆。
19、上海博物馆一级藏品的东晋王献之《鸭头丸帖》、南宋梁楷《布袋和尚图卷》、元王渊《竹石集禽图轴》等,均由于他的精心装裱而重显光彩。

20、王献之的行草作品,最有名的是《鸭头丸帖》和《中秋帖》等。
21、《鸭头丸帖》开头三字为行书,行笔较缓,往下行笔加快,或三字或两字相连属,均为草书。
22、以得王献之《鸭头丸帖》真迹而名其室曰宝鸭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